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8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孔子简介】

这里只从《史记·孔子世家》中摘录几条:

1、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四边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

2、“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仓库管理员),料量平。”

3、“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4、“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效法)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5、“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6、“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7、“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8、“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志,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孟武伯问孝”);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这种体式我们以后才能学到。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孔门弟子简介(引号中语皆出自《史记》)】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2、子贡:“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齐田常欲伐鲁,孔子思求他国援兵,诸弟子皆请行,孔子独许子贡。

3、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颜回死后,他成为孔子的继承人。

【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朋友——爸爸
蚂蚁
邻居家的小女孩
奥运精神 伴我成长
天边那彩虹
我的同学--何怡
紧急疏散演练
老师,我想对您说
秋空中的彩虹
弟弟
秋天的美
青格达湖游记
我的课余生活
精彩的变脸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建设局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国土局版二)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民政局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关键是要取得实效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公安版二)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文体版)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发展计划委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经贸委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工商局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交通局版一)
再谈关键是要取得实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国土局版四)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国建管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环保局版)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中)
修订民事诉讼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超越严格体系化思维
关于准予撤诉的民商事裁定书准确引用法律条文的思考
中止审理的案件可否准予撤诉
“人权”背景下对民诉法修改的几点思考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侵害物质性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之救济与目的性扩张(一)
对追究上级主管部门连带民事责任的法律思考
存款合同已履行,利息属实际储户
关于民事执行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当事人自认对司法判断权的合理约束及其例外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建议
民事裁定上诉审程序之检讨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五
孙建峰教学实录《最大的麦穗》之一
支玉恒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山谷中的谜底》课文原文
孙建峰教学实录《最大的麦穗》之二
生成是可以预设的——《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孙双金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材料
《山谷中的谜底》课课练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