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美哉,《论语》!──教《〈论语〉十则》有感

美哉,《论语》!──教《〈论语〉十则》有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美哉,《论语》!──教《〈论语〉十则》有感

新教材编排突出人与社会、自然、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既开元又节流,使教材贯穿学生的整个生命历程。它以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度,全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新教材精选了历代文学经典,打破时空界限,使学生与文学大师心理沟通,为他们的终身发展确立了制高点。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多元化,不同思想流派、风格、以文学为主的哲学、科学,共同构成书中“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伟大灵魂互动,新教材更注重人文素养,注视学生终身发展。既要他们学会作文更要学生学会做人。而《论语》正是这一新理念的标本,她不愧为古代思想文化源头的汇集,现在它仍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教这篇课文,不禁使人由衷赞叹:美哉,《论语》!

一、《论语》美在思想上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论语》是孔子思想言论的记录。他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达者有七十二人 ,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以及推而广志的“以天下为己任”、忠孝仁爱都是我们现在依然需要的。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博子于文,约子以礼”等思想依然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论语》十则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又是现代社会对诚信的要求。“士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可以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品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也成为人们锻炼意志的座右铭。读《论语》,无疑是对人思想的提升。

二、《论语》美在学法上

教《论语》使我也姑且当了一回孔子。我和我的学生亲切交谈。如关于《论语》到底是怎样一部书?《论语》作者到底是谁?学生认为是孔子,但从字面上分析,他们又觉得不对;又分析曾子的话,最后定位为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如此启发加讨论式的学习使他们仿佛走进了古代,和孔子及众弟子交谈。鉴于孔子的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教学法,我也让学生先预习再质疑、提问,整个课堂变成了你发问我回答、或者师发问生回答、或者生发问师回答的讨论会和座谈会。连学的最不好的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认为不懂的问题。最后在互动质疑的基础上我们达到了共识,既学懂了课文,如时、说、慍、省、罔、殆、弘毅、恕等词语的理解。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相结合等,还端正了学习态度: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等。作为初一学生,一切都还懵懂,这样的做法正好可以仿效。尤其是“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知识就会有新的知识、新的内容、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新的创造,这正符合心理学中记忆复习的作用。它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信息加工理论中识记材料的不断再编码,可以使编码的适宜性不断提高,多复习一次就是多一次加工,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增进加工深度,因而也就很容易有新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中的思考,可以使知识条理化、迁移、联想,从而获得新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些都是我们新的教学理念所需要的。孔子的言行,他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弟子贤达天下等事实历历在目,让我们有一种亲切感,对我们自己教育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三、《论语》美在音乐上

每当我与学生背《论语》十则时,学校教学楼走廊里就回荡着孩子们宏亮的“子曰:……”那悦耳动听的节奏和韵律,那抑扬顿挫的语调,短小精悍的语录体、对话体,使学生喜闻乐见,琅琅上口,一气呵成。那种氛围,由我们的朗读所创造出来的那奇异的特殊氛围,就是一个不懂文学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千百年来的古训,由我接过来又传给下一代,心中岂不美哉!乐哉!

四、《论语》,美在使命上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而在这期待传统美德蔚然成风的过程中,《论语》的使命可谓大矣!

我们教学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教他们“不耻下问”,“见贤思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古代的君子正是汲取了这些营养而成就了历代学子的优秀楷模:诸葛亮、周恩来,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在教《论语》时尽量拓展延伸到《论语》的其他篇章,尽量让学生更多的获得《论语》的思想精华,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之源远流长。

《论语》一篇已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象,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赞叹:美哉,《论语》!在我的一生实践中,《论语》是我的指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为后生可畏,焉知来着之不如今也?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谆谆的教导如在耳边,有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要想大有作为,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们在钻研《论语》上还需下一番工夫不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做水果拼盘
玩呼拉圈
畅游花果山
赶鸭(二)
彩排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我发现了运动的好处
虚惊一场
爱满人间
过节
打冰仗
旋转呼拉圈
捆香肠
给狗狗铺窝窝
制作水果拼盘
试析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
试析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试析现代职业技术院校教务管理员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浅析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心理及应对机制
试论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简论高校特殊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差异的教育改革
试论高职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简论美国幼儿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及其启示
试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思考
试析重温“三个面向”,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试析高职教育文化建设探究
简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试析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及其培养
试析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锄禾》教学设计之二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之四
《锄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秋天》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秋天》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之三
《秋天》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