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谈《济南的冬天》的美学教育价值
《济南的冬天》一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教育因素,教学中亦存在可贵的美学教育价值。
人们常将优秀的散文家誉为丹青高手,老舍就是这样的一位丹青高手。他在《济南的冬天》这篇优秀的抒情散文中,就是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为我们铺展了三幅淡雅的工笔画。第一幅为我们展现的是“小山摇篮图”;第二幅为我们展现的是“雪霁晴峦图”;第三幅为我们展现的是“空灵水晶图”。作者通过这三幅优美的画面,将济南的冬天的山、水、小城的景物、人物汇集为一体,让我们通过语言的启示,看到一幅济南“慈善”的暖冬的完整画面,那简直就是一幅中国的“小水墨画”,真是让人感到妙不可言,从而使美的感情与文中的景物美获得充分交流,使人从中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得到精神愉悦,这就是《济南的冬天》的美学因素之所在。
作者是如何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济南的冬天》具有绘画美的呢?我认为作者始终把握住人与自然这个链条,运用色调的对比烘托形象;从纷繁的景物中,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表现;精心设计景物的构图,层层展现景物形象;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文中的三幅画面无论从意境看,还是从构图笔势看,作者都为我们艺术地再现了“济南的冬天”的特征,它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因此使《济南的冬天》这篇优美的散文成为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不难看出,作者能使《济南的冬天》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把自己的美学观点贯穿于其中,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作者把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美的感受和认识,通过声、色、光、态,逐层深入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美的赞颂与讴歌,给读者以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使之受到美的道德、理想、情操的熏陶。
作者正是运用了这语言的启示性,唤起读者自觉地去认识,并认可这里的风景是美的,体会作者描绘抒发美的过程,感受到其中的美,这种教益是十分深刻的。作为一名教师,恰当地理解作者意图,把握作品中的美学教育因素,然后去指导学生潜心阅读此文,将是学生接受美育教育和美的熏陶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寓素质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其美学教育价值呢?首先挖掘作品语言的启示性。生动的语言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正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种语言的启示性,使文章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其次还要教会学生审美。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从感知开始。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教会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善于从语言入手,通过视觉,感觉对文章中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产生了敏锐的感知,对文章中美的诸因素,能够直接地把握和领悟。此外语文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不断地积累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感知并捕捉生活的美。
课文课教“活”,教“实”,教“美”,这才是《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美学教育价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闪光的蝴蝶结
- 小白鸡和小黑鸡
- 看小鹅
- 大雨中的快乐
- 我家来亲戚了
- 旅游
- 金山画王
- 下雨了
- 老鹰捉小鸡
- 去游泳
- 收苹果
- 品茶
- 运动真开心
- 我学滑旱冰
- 祝老师教师节快乐!
- 知识产权用益法律关系分析
- 试析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分担立法体例与规则评析
- 关于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地方性立法探析
-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上)
- 论身份正义的诉求与实现
- 民意审判与审判元规则
- 论间接正犯实行着手
- 当代侵权法比较研究(三)
-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
- 论民事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 法律语境下的“山寨明星”现象
- 论德国民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立场
- 浅谈我国民事调解制度
- 诉权实施权理论的基础性建构
- 从西沙群岛的“鱼”和“贝壳”谈起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片断评析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片断实录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瞻前顾后 强化知识 培养创新──《富饶的西沙群岛》段的教学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词语理解
- 两种教法 两种境界──《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一得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苏东坡悔悟
- 双峰插云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富饶的西沙群岛》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