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2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二课时〗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教学本文,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首先归纳一下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大体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可结合练习二,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是怎样精心选词造句的。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仔细研读写雪后小山的一段,看看语言运用好在哪里。

3、教学本文,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前一课学了《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并可做些提示:写景的文章从形式上看是写外界环境,而实际上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的感受揣摩才能成文;绝不是东一个比喻,西一个拟人,或使用一些华丽的辞藻堆积而成的。课文《春》和《济南的冬天》,都做到了景与情的紧密结合,写出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3、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研读赏析2~5小节。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1、导人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2、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3、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4、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5、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1、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冬

5、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二、研读赏析

1、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⑴ 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⑵ 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⑶ 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⑴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⑵ 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⑶ 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拓展延伸:设计济南的导游词。

2、重点研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

〖问题〗

1、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3、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文桐乡
都是闹钟惹的祸
生活是快乐的
重返师门
军训——人生之旅第一步
爱学字的爸爸
童年傻事
童年的趣事
梦游天庭
有惊无险
说说我自己
有个男孩想变瘦
未来的家
骑“多人车”
心爱的土豆
试析心理社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浅析基于职业岗位要求的高职管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研究
试论高校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与途径
浅析世界产业发展动向对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试析对创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
试论微博新传媒的高职生就业观教育
试析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职教城建设策略探讨
试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实训能力标准及其要素
简析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的伦理诉求
试论职校机电专业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对接
试析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深化高校思政工作
试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缺点与对策
《天净沙·秋思》的映衬技法
激活创新思维 拓展学习空间──《秋天》教学实录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秋天》教学反思
《西江月》运用的艺术手段
以诗意解读诗意──《秋天》的教学案例
古诗的鉴赏、评价及考查
断肠碎心的悲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关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教学建议
“互文见义”的含义
《秋天》教学后记
《古代诗歌五首》课题研究
《秋天》课堂实录
《古代诗歌五首》有关资料
《秋天》实录片段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