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8
《山中访友》教学札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新选入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颖、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在叙述方式上独具匠心,作者把山中景物(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等)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把到山中观景说成是去“山中访友”,想象丰富、奇特,充满童心童趣和浪漫色彩,让人读来感到十分亲切,不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不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文章生动有趣而又浅显易懂,实属一篇不可多得的适合初一学生阅读学习的好课文。
我在教学本文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课时学完),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即从谈话了解学生双休回家干了些什么,是否拜访朋友导入课题,其目的是为后面新课学习作些铺垫,同时也借此训练一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对课文的学习中,我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拟出四个小问题(仅供学生讨论参考,学生完全可以不受此限制),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然后进行课堂交流,二是在熟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从某一景物角度,写一段文字与游人互诉心声,然后也在班内交流。整个课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基本不讲,只充当一个组织者,适时作些提示与指导,掌握课堂进程。
通过本课教学,联系两个月来的课改实验,我感受颇多,这里只谈两点体会:
1、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就会释放出不可限量的学习潜力。本节课上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预习,但仅限于查查生字、读读课文,自己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些思考,安排给学生的时间并不长,我也没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更没有组织学生演习,在设计教案后,课究竟会上成什么样子我心里根本就没底,可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他们确实具有很大的学习潜力,课堂上表现很不错,开动了脑筋,对课文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小练笔,我只给了8分钟,居然有不少同学都按要求完成了一段话,几个当堂交流的同学所写文段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这是始料未及的。我们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不断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2、在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容忽视。因为学生毕竟年龄较小,知识阅历有限,不可能将教材内容全部自己悟透,这就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引导,就如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需要有人导航一样,同时教师的点拨引导也是师生间的一种合作探究,就本节课而言,我就很遗憾地感到学生对课文的讨论还有些肤浅,许多精彩的地方学生在讨论中并未涉及,学生所提问题也缺乏必要的深度。因此,我们在课改中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不可偏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多姿多彩的课本
- 快乐
- 高新技术与我
- 我的周末
- 上海一日游
- 一根热狗
- 我编的教科书
- 童年
- 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 昨天tomorrow
- 假文盲
- 长
- 让生命笑得更灿烂
- 三“福”临门
- “只要你好”
- 试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试析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再思考
- 试析管理文化向服务文化的转换
- 浅谈未来取向的发展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 试析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的影响研究
- 试析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思考
- 试论统筹方法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再思考
- 浅析网络技术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 简论澳大利亚TAFE学院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其启示
- 试析高职精品课程内涵建设的创新
- 浅论进化教育论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 试析出口扩张时期台湾经济发展与职教改革互动述评
- 试析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设置探讨
- 试析高职院校学风与文化建设
- 浅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 《山中访友》教学记
- 何其芳的旧体诗
- 《秋天》的意境美
- 《秋天》词义辨析
- 《秋天》有关资料
- 那么一种氛围──读《秋天》
- 回忆何其芳同志
-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何其芳的早期创作和《秋天》的抒情艺术
- 14《秋天》教学设计
- 怎样朗读新诗
-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 著名文艺理论家──何其芳
- 古诗词中的“秋”
- 《山中访友》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