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1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
3、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
(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点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中学语文教研组)
这篇教案经过执教者的实践,在全区召开的七年级语文课改培训会上面对二百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
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3、较好地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 校园的小山坡
- 老师的工作态度决定学生的命运
- 坚持
- 《激情爬杆》观后感
- 绿萝倒插也能成活吗?
- 看课外书不能影响课内学习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生命在于开始
- 独生子女等于小皇帝?
- 独生子女等于小皇帝吗?
- 感谢挫折
- 美丽的海印桥
- 校园的小山坡
- 我眼中的海盐道路交通安全
-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控中的实用性
- 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权力健康运行
- 浅议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
- 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
- 企业现金管理的“八不准”
- 基于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探索
- 论物流管理专业企业课程的开发
- 分析体育赛事中的物流特征
- 强化财经法纪审计查证技能的思考
- 检验检疫机构向企业宣贯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 物流管理校企合作方式探究
- 作为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补充规定
- 谈供应链需求下物流管制创新
- 交通学员工程能力提升对策
-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重建思索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处理
- 这也是一种创新—《司马光》
- 《草原的早晨》评课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2)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1)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2)
- 《草原的早晨》教学随笔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1)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