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4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初步学习读诗。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说“秋”
导入:前几天,我们这里下雨了吗?这场雨虽然不大,却给我们带来了阵阵秋意。秋天来了,你感觉到了吗?(生:感觉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秋,怎么样?(师板书:秋)
先说说你眼中或心中的秋吧!(师板书:说“秋”)
谁先来说?
(生说自己眼中的秋。)
师述:这位同学的描述确实让我们感觉到了秋天的 (生答),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谁还想发言?
学生自由说秋天。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而且观察能力都能强,都抓住了秋天这个季节富有特征的景象,让老师感觉到了秋天是那么的美妙。
二、读“秋”
师述:有人说,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尤其是诗人眼中的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天,看看跟我们眼中的秋是否一样。(板书:读“秋”)
与学生商量读的方式,是自由读还是齐读。
指导朗读:要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并且要有感情。
1、再次指导朗读诗歌。
2、学生齐读诗歌。
3、师以记者身份采访学生:你对刚才大家的朗读满意吗?尤其是哪些地方?你再来示范一下。(采访平时朗读比较好的学生)你认为怎样才能把作品读好?
师小结:读好诗首先要投入,把自己当作诗人,朗读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艺术人生》采访播音员,她说,播音时要心无杂念,还要对文章有深入地理解。
三、品“秋”
师述:我觉得我们的同学真棒,不仅观察力强,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你看,我们这三位同学的朗读多富有感染力呀。当然,秋和是一样是含蓄的,要真正领略它的魅力,还要用心去“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品秋论诗”环节。(板书:品“秋”)
怎么“品”?就是从诗中找出自己喜爱的诗句,读一读,赏一赏;或者将自己不太理解的诗句找出来与同学探讨探讨。谁先来?
1、生品评、欣赏自己喜爱的诗句,然后美读。
2、交流探讨阅读中自己的不理解之处。
3、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诗命名。
师述:课文导语说“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请你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一幅画命名。(提示:可与同桌、前后桌的同学做短暂的交流)
4、朗读,加深理解:
指名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闭目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
四、绘“秋”
秋天是美妙的,如果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描绘出自己所理解的秋天,肯定是件快乐的事。那么赶快行动起来,进入我们今天的第四个环节:绘“秋”。(板书:绘秋)
提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
讨论后明确:可以用画笔画,可以用文字描述(如写诗写散文等),还可以背诵自己喜爱的有关秋的古诗词,甚至还可以用歌声来唱秋。
1、学生准备(可以自由准备,可以合作完成),时间为5分钟(教师播放唢呐独奏《庆丰收》)
2、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五、作业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描绘家乡美丽的秋天,到时与老师同学交流。
2、课外阅读散文《秋之韵》,看看同是写秋,诗歌和散文表达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书】
读
说 秋 品
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锡的奥运缘
- 神奇的“日全食”
- “0”像什么,象征着什么
- 我的小乌龟
- 我为妈妈做好事
- 丁丁是傻瓜
- 献给我亲爱的老师
- 我学自行车了
- 磨刀老人
- “福娃”手电筒
- 钟表
- 小猫吃鱼
- 我的爸爸
- 第一次乘大轮船
-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 西气东输支干线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 生态移民的意义
- 推进广西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 清末晋南乡村社会的水利管理与运行——以通利渠为例
- 我国洪水风险分析与区划的进展
- 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 水库供水环境安全问题研究
-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
- 论水利工程的机械安装与维护
- 关于管道预埋的一些质量关键点
- 用换土垫层处理软弱土地基
- 消防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估计
- 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修匀的简易方法
- 近代山陕地区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探析
- 渗水处理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2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2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1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1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2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1
- 《影子》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