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7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那节课,我们学的是鲁迅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面已经了解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习了景物描写的特点,接下来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了。我指导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允许他们以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提供的三种说法作为参考。
学生们四个人一组开始活动起来,他们讨论得很激烈,意见各不一致,于是我让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发言,第一组的刘洪超起来说:“我们组认为,本文是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的私塾教育。理由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的天性,在本文中也写到了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老师的严厉、迂腐。这些都严重地束缚了儿童的天性。”“刘洪超同学说的有理有据,很好,有没有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呢?”我适时的启发学生进行争论。第三组的邱志雨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刘洪超说得很好,但应该换一个词,把“衬托”换成“对比”,会更准确,因为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与三味书屋的单词乏味生活形成了解明的对比。”“邱志雨同学对刘洪超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调整,但他们的观点基本上一致,都是认为本文批判了封建教育,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观点吗?”我仍没置可否,继续启发。第四组的陈佳玉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以为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我的理由是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没有任何疑问,而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并非总是枯燥、乏味的,他们也有去出游戏的机会,也可以偷偷的在下面搞小动作,这样的生活不是也充满乐趣吗?而且,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是对少年时代生活的美好回忆,而并不是拿来做战斗的武器的。”“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我惊讶她的知识视野竟如此广阔,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自己查资料知道的。”这时第一组的王新站起来说:“我还是坚持刘洪超的意见,那位老师太古板了,学生满怀好奇心地去向他请教,却碰了一鼻子灰,这不是扼杀儿童的天性吗?”
教师里静了下来,他们在期待老师给他们一个答案,我没有否定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答案,而是这样作了总结:“今天同学们的发言很积极,各自都能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不必死记标准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传统篇目,历年来教参上都倾向于批判封建教育的主题,而新课改中的新教材则不强调标准答案,重在引发学生的争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显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在本节课中,我就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进行设计的,我很感谢新课改、很感谢新教材,如果不是新课改时期,不是在使用新教材,我不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知识,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开阔的视野,也不会有那么精辟的见解,是新课改、新教材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在教育这片芳草地里,只要我们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合理的利用新教材,这里的芳草一定会生得更加旺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旌湖
- 脐橙
- 妈妈来得太早了
- 忘记了一件事
- 我想去香港迪斯尼乐园
- 家乡的橘树
- 小伙伴胡怡然
- 第一次去仙公山
- 给外公外婆的信
- 春宝宝的盛宴
- 百灵鸟选美
- 我做值日生
- 美丽的地坛公园
- 森林里的联欢会
-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 关于中国学校职业指导的主要方式探析
- 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对职校生的评价标准
- 浅析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 基于专业特色的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关于职业教育特点分析
-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的认识
- 浅析职业教育的经济性
- 市场需求对高职专业建设的导向作用
- 项目教学法: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好方法
-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浅析
- 关于广州市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浅谈农业职业学校招生滑坡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
- 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 浅析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建设
- 《口技》的场面描写
- 《口技》作者林嗣环
- 《口技》写听众反应的高超艺术
- 《口技》内容分析
- 从指导《口技》背诵谈起
- 《口技》表演的几个阶段
- 《口技》创作背景
- 《口技》阅读提示
- 读林嗣环《寄吴梅村》
- 《口技》课文解析
- 《口技》简练贴切的文字
- 关于口技
- 《口技》的艺术特色
- 关于口技的历史故事
- 《口技》作者编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