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我上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这样的传统教材,要渗透新课程理念,对我是一个挑战,在课改专家的指点下,我有许多收获,现作以下反思:
1、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
我在引导学生精读“百草园”一段时,先从课文前面的插图和作者笔下的描写作对比引入,然后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作者写得如此精彩。这样的问题设计得不够深入,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吩咐被动地去寻找,谈不上带着探索的热情去精读课文。学生没有能够做到主动学习,或者说他们学习的热情没有被激发出来,学习的效果当然不会高。专家指点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景,“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段描写的文字,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为什么喜欢它们?”学生有兴趣,愿意去探究。我想以后备课,考虑怎样使学生喜欢学比让学生学什么更为重要。
2、要解放思想,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信学生能自主地学习:
我在让学生精读“百草园”的精彩描写时,将自己备的所有精彩要点都抛给学生,学生不会回答就自己包办。回想自己以往上课,总是担心知识点没有讲透,于是经常不厌其烦地讲。专家指点,要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老师要做“平等的首席”,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信学生能解决问题。即便是学生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全班讨论,老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解放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想,老师要做 “平等的首席”,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后自己头脑中那种“我讲你听”的思想应该革除,换成“组织他们探讨,自己也能从中获益”的新的观念。
3、几点疑问: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吗?是不是每一堂课都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呢?还有什么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吗?老师“满堂灌”是不行的,但老师在什么时机进行点拨,而这一点拨不会成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绳子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象棋迷爷爷
- 《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 粗心的丁丁
- 农家乐趣
- 街板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奥运赛事观后感
- 流浪的小猫
- 第一次游泳
- 迎奥运
- 我家的星期天
- 喜迎奥运爱我漳州
- 我是‘电视迷’
- 菊展
- 《吃蓟的驴》读后感
- 论影视剧的改编方式
- 损害赔偿范围确定中的法律政策研究(下)(1)论文
- 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 谈电视:电视剧竞争中的“中庸”势力
- 替代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路径(1)论文
-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 对动漫产业文化要素的结构策略分析
- 谈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 谈电视栏目片头制作的艺术性思考
- 当前我国选举中热点问题评析
- 虚拟社会管理初探
- 论中小电视台对频道、节目的包装策略
- 转轨时期中国政治权力的改革与发展
- 论我国数字付费电视的现状及发展
- 走向一个统一的侵权理论(1)论文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一
- 《画》教学设计之五
- 《画》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画》教学设计之三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评析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