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四美毕聚木兰身──读诗苑奇葩《木兰辞》
在南北朝诗坛被玄言、山水、游仙、公宴之类的诗歌充斥的时候,朴实自然清新流畅的乐府民歌,却为当时的诗坛带来一阵清风,令人耳目一新,《木兰辞》就是最为杰出的代表。
《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主人公木兰代父从军、功成身退的故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北朝民风剽悍,尚武是一个时代的风尚,就是女子也不是整天围着闺房转,动辄就是针织女红,而是和男子一样习武练剑,弓马娴熟,武艺出众。北魏时期的李波小妹就是这样一位女子:“鬟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垒双”。(《李波小妹歌》)受当时民风的影响,木兰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后来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了令许多须眉男子为之汗颜的巾帼英雄。
木兰这一艺术形象和仅仅是武艺超群的李波小妹比起来,显然更加妩媚可爱,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她和其他北方女子一样具有尚武精神,武艺超群,不仅如此,在她身上还凝聚了忠、孝、智、勇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首先是其孝。听到将要征其父入伍的消息,木兰十分着急,因为她上无兄长,没有人能够代替父亲应征,于是萌生了替父从军的念头:“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不愿年迈的父亲去经受征战之苦,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辞别父母,踏上了征程,诗人只是用了“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二句,就写出了木兰见到“军帖”的复杂心情,写出了木兰对“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焦虑和忧愁,表现出木兰对父母的关爱和孝敬,一个孝女形象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
其次是其忠。孝是忠的基础,木兰代父从军,可谓是忠孝两全。以女儿之身女扮男装,和男子汉一样战场上与敌寇拼杀,既是为父尽孝,又是为国尽忠。她离开父母远征,虽然不能膝前尽孝,但是却用杀敌报国实现了对长辈的孝,而对国家的忠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再次是其勇。木兰从军之后,战场上英勇杀敌,奋不顾身:“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二年之间,木兰像真正的男儿一样南征北战,身冒矢镞,英勇作战,功勋卓著,表现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抗敌御辱的爱国精神。
最后是其智。一个女孩儿家,和男子汉一样征战十二年,而能不露女儿本色,需要很高的智慧。但最能表现其智慧的,则是功成身退,不慕功名利禄。十二年的厮杀,木兰建立了赫赫战功,天子又是封赏、又是许官,若是寻常人物面对如此显赫的功名利禄,恐怕早就对着皇帝佬儿三叩九拜山呼万岁了。但是木兰很明智,她可以为父尽孝,为国尽忠,却不愿随朝伴君,且不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就是在天子驾前,焉知不是伴君如伴虎呢?
木兰代父从军,慷慨赴国难,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孝顺父母,报效国家。一旦战火熄灭,刀枪入库,她最大的愿望则是回到家乡,还其女儿本色,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诗歌在简约而凝炼地表现了木兰的忠、孝、智、勇之后,着重描写了她回归女儿本色的天真快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当她以一身女儿妆出来和昔日的战友相见时,人们都十分吃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只此两句,诗歌的喜剧效果尽数显现出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伙伴的惊异和木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诙谐调笑中戛然而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爷,你好
- 我的妈妈特别爱“美”
- 春天的思念
- N与S
- 最夸张的人
- 我的爱好
- 我们家的“马大姐”
- 黑蛋二三事
- 这就是我
- 杜丽
- 妈妈的爱
- 留心处处皆学问
- 我的好朋友
- 变眼
- 爱“美“的妈妈
- 关于开展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论房地产业中的客户关系营销策略
- 论中国服务贸易浅析
- 新时期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 物理教育论文探索高中物理教育
- 基于20世纪50-70年代陕西重工业化结构成因探析
- 基于林业产业化促进生态文明的动因分析
- 试谈国内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浅论我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完善
- 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 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 高一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示例
- 重庆三峡库区旅游就业潜力与开发策略
- 物理教育中加强数学教学论文
- 浅谈广告与消费流行
- 再别康桥1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教时
- 再别康桥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课时
- 再别康桥1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 高一册第1课荷塘月色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劝学
- 寡人之于国也
- 兰亭集序
- 烛之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