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0
谈《木兰诗》教学中游戏原则的运用──《木兰诗》教学反思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主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兴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教育上有所收获外,还应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欲,我以《木兰诗》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使用游戏原则的。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它以内容美和韵律美深受人们喜爱,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我先以家喻户晓的木兰代父从军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教学以朗读为主,所以第二环节的读很快在学生们的读书声中完成,学生很快感受到其文章的韵律美。然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疏通文艺,如何让他们生动而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巩固呢?我有了一个办法,采用小组竞答的形式积累文言字词,把文言字词、句子按难易程度赋予不同分值,分必答题、选答题、抢答题,这种形式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欢迎。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地为小组争得荣誉,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总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于是我又给他们一次机会,代表自己,学生又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抢答中,教师又掀起了一阵高潮。
疏通文意,对重点实词虚词熟练地掌握后,学生准确地概括了木兰的形象,为了遵循读写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将《木兰诗》改写成剧本并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学生马上小组合作进行创作,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课上构思,课下研讨、交流,并认真地排演起自己的戏剧来,兴趣浓厚的学生还亲手制作了小道具……第二堂课时的活动果真让学生们大饱眼福,让我赞叹不已。他们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更丰富了木兰的形象,同时也加入了其他人物,比如亲人、乡里的表演,将中国传统的美德、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小组踊跃上台表演,台下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这堂比较成功的课让我惊叹于学生身上的潜力,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游戏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其乐无穷的语文世界中自由的翱翔,学生快乐,我亦快乐。
反思:“游戏是儿童的天使”,处于儿童向青年阶段过渡的学生又何尝不对游戏情有独钟?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游戏可以和谐师生关系,挖掘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更重要的是让充满活力的学生们在符合天性的情境下有效地完成知识能力的提升,培养对语文长远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们在强调培养学生们想象力的同时,也应注重自己创造能力的培养,设计好每一节高效而又符合学生心理的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朋友
- My Physics Teacher
- A Good Librarian
- 我的秘密梦想
- 忙碌的星期六(Busy Saturdays)
- 通电话
- 邻居英语作文-Good Neighbours
- 如何学习英语
- 陪读
- 我的星期天(My Sunday)
- 我可爱的小狗
- 我们的茶园
- 不要乱扔垃圾
- Our Teacher of English
- 我一天的学习生活
- 滑模在吉林台一级水电站防浪墙施工中的应用
- 新手给排水设计流程
- 某宿舍楼水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管道施工中的避让原则
- 给排水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PPR水管的专业知识解读
-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报告
- 混水直供热网运行控制策略
- 市政工程专业排名
- 给水排水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 室外管网施工注意事项
- 近代中国引水权的收回
- 供排水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
- 解决小城市水利建设问题探讨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五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一
- 《雨点儿》教学设计四
- 《雨点儿》教学设计三
- 《雨点儿》教学设计六
- 《雨点儿》教学设计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三
- 《雨点儿》教学设计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三第二课时
- 《雨点儿》教学设计五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四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三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