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8
入了美国籍让父亲难过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夺得诺贝尔物理奖,杨武之博士抱着虚弱之躯,飞往日内瓦。杨武之是带着做父亲的使命感来的,觉得他应当劝杨振宁回国。一方面这可能是统战部或明或暗的建议,另一方面也是杨武之自己灵魂深处的愿望。他的心情真的十分矛盾,他非常想让儿子回去报效国家,但作为老一辈的留美博士,他又清楚地知道儿子留在美国在学术上的意义。矛盾交织中的老人给儿子儿媳写了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和父亲、母亲在日内瓦三次见面,对杨振宁影响极大。
1957年12月10日晚,怀揣1945年赴美留学时发的中国护照的杨振宁在瑞典的诺贝尔奖贺宴上即席演讲,他说:“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但是,到了1964年春,杨振宁还是加入了美国籍。他说,“从1945年到1964年,我在美国生活了19年,然而,决定申请入美国籍并不容易。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做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民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会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100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
从单身漂洋过海的闯荡到功成名就后的奔波,杨振宁目睹了一幕幕美国社会的悲喜剧,目睹了外国移民抑或“二等公民”在这里的境遇。要知道,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还有排华法。
当杨振宁本人已经成为一位有影响的科学家之时,仍在租房时受到歧视。最使杨振宁感到痛苦和困惑的是,他所钟爱的科研事业,每每因他不是美籍而多受掣肘(例如不能去美国国立实验室)。当“有不少因素使我裹足不前,而美国这个社会又给了我发挥潜力的机会,……我在这儿的根几乎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往深处扎了”的时候,杨振宁于1964年初最终作出了加入美籍的抉择。
杨武之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对于儿子的决定没有抱怨,但杨振宁知道,直到临终前,父亲对于他放弃故国的举动,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My favorite movies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中英语作文--My dream job
- 房间布局介绍
- 中英语作文--如何保护环境
- The Mid-Autumn Festival
- The New Term's Plan
- My favorite sport(我最喜欢的运动)
- A cr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 Traditional festional(传统节日)
- The Shanghai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
- flower survived
- My Favourite subject(我最喜欢的学科)
- 中英语作文--请假条
- 雪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
- 数据仓库技术在地铁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 控制轨道交通噪声道间声屏障研究
- 武汉市轻轨桥梁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 饱和粉砂地层中地铁车站交叉穿越冻结法施工技术
- 浅埋轻轨隧道支护体应力监测及失稳控制
- 轨道交通和地下铁路多线换乘枢纽的设计
- 从产品性质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
-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
-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升级中的应用
-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道岔安装工艺
- 从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看我国城市交通现状
- 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配置方法与渠道选择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选型
- 带屏蔽门的地铁站通风兼排烟系统问题探讨
- 政治上正确与后殖民理论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阅读篇
- 《晏子使楚》整体阅读感知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阅读篇
-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晏子使楚》重点问题探究
-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