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1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复述课文内容大意;

2、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3、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体会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4、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品味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出的人物形象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吧!曹操、刘备、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1、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资治通鉴》;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多媒体显示图片、文字资料)。

三、正音──正确朗读课文

1、指名试朗读课文;

2、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3、多媒体显示需要注意读音的字词;

4、齐读。

四、解释──正确理解课文

1、根据课文注释,自主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疑难字词,互助解决(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3、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指名翻译;

4、归纳总结文言现象(古今异义:博士、往事、但、孤)

五、研讨──深入理解课文

1、人物

⑴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话表现孙权对吕蒙的什么态度?

(亲近、关心,有长者之风)

⑵ 找出从侧面描写吕蒙读书长进很快的文字。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⑶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调侃语气;对自己的长进颇为自得。)

(二)词语

⑴ 解释下面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⑵ 下列加红色的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③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可译为“啊”或“呢”)

〔以上问题由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指导。〕

六、拓展──初步体会道理

1、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2、搜集有关“读书学习”名人名言。

示例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书到用时方恨少。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⑨知识就是力量。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七、作业──深入体会道理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后变得平庸无奇。

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关爱部下虚心接受意见爱才

善劝勤学、刻苦敬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乌龟的自述
才艺展示
泰子日记(二)拦路劫匪
小鸭子
泰子日记(三):伤心的离别
月季花真的变色了
我要变成糖果人
自我介绍
假如我是小河
秋天的校园
我的学校
放过课间宝贵的十分钟吧
小书虫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道德中心主义的张扬与消解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粤西年例习俗及发展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10)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的整合与利用——试析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浅析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远古苗族的写作——附丽于古歌和刺绣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实录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太阳》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