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安塞腰鼓
翻新时间:2023-07-25
古朴的安塞腰鼓
安塞位于陕北高原,那里的腰鼓历史悠久,格调古朴。人们在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每次演出的阵容都很大,一般都有60名左右的鼓手。有时几个队连在一起,能拉开一两里路距离。腰鼓手们的装束一律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观。电影《黄土地》里的腰鼓手们穿着黑色,想必是为了渲染贫苦背景。实际上,过去上场表演的腰鼓手们,很少有穿皂服的。
安塞腰鼓场牌很丰富,花样变幻多端,较有代表性的有“童子拜观音”、“绵羊碰头”、“枣核掏心”等。腰鼓队过街表演时用鼓、锣、铙、钹和锁呐伴奏。领头的鼓手以哨子指挥,后面的鼓手们随其哨音变换动作。鼓点雄壮有力,扣人心弦。鼓手的动作强劲豪放,刚劲洒脱,时而散开,时而聚拢,穿插交替,犹如龙腾虎跃,粗犷狂舒,体现出北方人憨厚、朴实、热情、开朗和坚强的气质。尤其是鹞子翻身时凌空扬腿的动作,令人叫绝。
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其所以,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有如猛虎朴食,更似大鹏展翅。所以一场腰鼓打下来,连气壮如牛的后生仔也有休克的。
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原有迎神驱邪之意。后来发展为民间舞蹈。北方的冬日地冻天寒,打腰鼓本身就是抗寒,而看那沸腾场面,又何尝不是驱寒的好办法?因此,新年一过,冬闲的农民便以打腰鼓为乐,逐渐成为习俗,继而发展成为文艺表演了。
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到安塞学腰鼓,想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真传者无多,他们总感到胳膊腿不能自如地配合。
我在北平时,每年“人日”一过,就常跑到丰台看农村走会,那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令我陶醉。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打腰鼓,不过,北京的腰鼓显得单调,远远比不上安塞腰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冬天的故事
- 我的小猫
- 可爱的春天
- 身边那些感人小事
- 我的小灯笼
- 美丽的荆州古城
- 神奇的动物世界
- 妈妈小时候的故事
- 奇妙的旅行
- 钥匙丢了
- 孙小圣逛公园
- 我给妈妈过节日
- 那一年我五岁
- 爱护公物
- 奇妙的影子
- 如何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析
- 对中国沪铜期货市场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
-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票期权约束机制分析
- 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研究分析
- 浅论新会计准则下的债务重组
-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理论及模型的演进与实证研究
- 对当前网络银行带来的新风险及监管措施研讨分析
-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进行实证研究
-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探究分析
- 本币升值引起货币危机的机制浅谈
- 商业银行基层专业团队经营模式初探
- 中国金属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2013年期货市场论文范文精选
-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分析
- 通货膨胀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分析
- 《珍珠鸟》教学案例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谈《珍珠鸟》的教学设计
- 《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案例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