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15-12-13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理解文章的主旨。
2、揣摩语言中包含的情感和深韵。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最后,比较阅读,进行文艺鉴赏。
【教学设备】
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境
1、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像。(欣赏录像)
2、问: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各抒己见: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
3、思考后回答:那么,《安塞腰鼓》这篇文章 粗犷、豪迈、激昂
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二、诵读,整体感悟
1、倾听学生朗读。(几人分段朗读课文)
2、指名评价:对同学的朗读简单评价。
3、指导朗读:齐读。
4、问: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三、揣摩句子含义,体会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读了本文,你喜欢哪些语段,为什么?(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本文两个写作特点,体会排比的好处。
3、教师答疑,质疑,讨论句子含义,小结。
四、比较阅读
1、比较《安塞腰鼓》与《敬畏生命》在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异同。
2、问: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诗歌里有没歌颂生命和力量的作品?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
安塞腰鼓
激昂的排比
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铿锵的短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弟弟——虎儿
- 女生
- 孝敬老人的妈妈
- 我的妹妹
- 馋酒的老爸
- 残疾人的心灵之窗
- 关爱
- 我的妹妹
- 我的爷爷
- 你,值得我学习
- 我的妈妈
- 我的小堂弟
- 人类的母亲---地球
- 我的爸爸
- 我的漂亮姐姐
- 美国的“亚洲”
- 永远的音乐之城
- 钩沉出新 立体呈现
- 从青年亚文化看文化动员模式的变化
- 考古而非好古:公共考古的未来
- 2014年中国思想类图书关键词
- 功名得失不念社稷民生萦怀
- 第二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揭晓
- 梦幻与想望:青春心理的影像审美表现
- 文学“高地”上的“跋涉”和“跋涉”中的“高地”创获
- 探析音块技术在王西麟《第四交响曲》中的应用
- 2014年儿童文学出版状况盘点与评述
- 重返80年代电影中的青年形象
- 总结经验 理论反思 规划展望
- “诚信”的民法基本原则解释?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鹅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一年级期末生字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地球妈妈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字歌
- 在古观象台上 教案教学设计
- 走进春天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与实施
-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爷爷的芦笛》 教案教学设计
- 动物的互惠互利 教案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