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1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笛福及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
2、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感知课文的能力。
3、学会通过细腻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变化历程。
【教学方法】
采访法、讲授法、追问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1、收集作者丹尼尔?笛福的有关资料。
2、阅读原著《鲁滨逊漂流记》或课本所附《名著导读》。
3、各学习小组就本文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将要提出的问题整理归纳。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幻灯片:在这个片短中有些什么呢?(海、船、岛) 在18世纪的英国,有一位出海经商的商人,途中遇到风浪,飘落到荒岛上,孤身度过了28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滨孙),这就是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
2、板书课题。你们想听听这个故事么?(想) 我们今天就要来听听笛福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来学习笛福的《荒岛余生》。你们了解笛福吗?
二、作者简介
(出示幻灯片)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59岁开始写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在西方,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这部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初步感知
导语:我们都知道鲁滨孙先生独自一人漂流荒岛,并在那儿顽强的生活了28年,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生存史上的一个奇迹啊!我们的小记者们对他这次的经历都很感兴趣,准备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准备问鲁滨孙先生。今天我们有幸把鲁滨孙先生请到我们的现场来。由第一排的担任小记者,其余的担任鲁滨孙先生。后面的老师们就是我们“实话实说”栏目的观众。我们这个节目能否吸引我们的观众就要看我们的小记者提的问题是否新颖,鲁滨孙是否坦诚。
(我们有没信心?您们准备好了吗?)
活动过程:(略)
四、深入探究
1、导语:
通过和鲁滨孙的交流,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鲁滨孙先生落难荒岛之初的心理,看到了他独自一人落难荒岛并在那里顽强地生活的意志。试想:我们面临困境时应该怎样面对?首先要解决什么呢?鲁滨孙也一样,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还是毁灭!
2、分析生存问题:
鲁先生,刚到岛上时是怎样想的?我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孤零零”“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不幸”“孤立无援”“沮丧无聊”,这些词句充分表达了初上荒岛的鲁滨孙那种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情。
幻灯片显示:
孤独、伤心、绝望,怨天尤人
那后来又怎么想呢?他有那些活下去的理由?
幻灯片显示:
和同伴相比:
有生活必需品,制造、获取生活必需品的工具。理智出来阻止了鲁滨孙感情用事的想法,于是他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同船的11个人在海难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特别是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理由为最集中的反映在其日记所列的六大“好处”。同时,他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因而他也就很好地调整出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解决了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他决定活下来。
3、分析物质问题: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鲁滨孙在荒岛中创造了那些物质条件?)
要活着就必须要有些什么?人们活着必须首先吃、喝、住、穿,才能进行……吃、喝、住、穿,概括起来就是说生存要依赖具体物质条件。
他在荒岛上的物质条件不是很优越,而是很缺乏,他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总不能盲目地活着,总希望自己活得明明白白,那就必须了解什么?(时间)
他是怎样做的呢?他观测到初入秋分线的太阳,差不多正在头顶上,测出他的位置在北纬9度22分;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刻上上岛的时间,并且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个再大一倍的斫痕,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年月日。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幻灯片显示:
制作日历、记录时间:
鲁滨孙既然决定活下去,则要清楚地跟上时间的脚步,即主动把握年、月、日,而不至于过得浑浑噩噩。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也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
人活着光了解时间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些生活必需品,鲁滨孙的生活必需品是怎样得来的?获得了那些物品?
从船上获得物品 表明鲁滨孙决定“细细地”活下去。
这些东西充足吗?
还缺乏挖土或搬土的铲子铁锹以及针线。 这些缺乏的东西为生存带来很多的不便,尤其是为住的问题。
(艰难地打造木栅栏)
打造木栅栏 证明“住”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解决了住,而吃又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他是怎样解决的呢?
在岛上寻找食物,吃是人不可缺少的。
从中展现了鲁滨孙日常生活的一角。证明鲁滨孙活得实实在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艰难创造生活的历程。
4、分析精神问题:
鲁滨孙为了生存创造了具体的物质条件,吃、喝、住、穿等问题的解决为生存创造了基本保障。人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就要有精神寄托。人没有精神寄托,灵魂就无所依附,到处漂荡。抛开物质条件,我们来看主人公的精神世界,看鲁滨孙是怎样调整自己的生存心态。
幻灯片显示:
鲁滨孙记日记,深入思考当前的处境。
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在他的这种理性辩证的思维下,他开始安心于荒岛生活了。
哪一段表明他已经安心荒岛的生活了?
他安心于荒岛后有没打算要离开?而那过去的将成为亲切的怀念。
五、小结归纳
导语:综观全文,没有生动的故事,主要写的是鲁滨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开始是悲观失望→决定活下来→安心荒岛。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生存、物质、精神三个阶段。
(出示幻灯片)
六、拓展延伸
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鲁滨孙的事迹给你什么启示?
七、体验反思
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流落荒岛,你会怎样想?将怎样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笑容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铭记与忘记
- 在家也快乐
- 假如我是糖果国国王
- 乖女儿
- 停电也快乐
- 看蚂蚁的启示
- 我的外公和外婆
- 今天考试了
- 快乐的“六一”节
- 秋天的使者——树叶
- 除夕之夜
- 周末
- 弘扬新时期中山人精神
- 中国数码相机产业竞争力分析
- 简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 产业集群识别与分类实例研究
- 房地产价格宏观层面上的影响因素分析
- 银行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原因及对策
- 基于TH视角的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 煤炭行业的危机成因与对策研究
- 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初探
- 通信行业诚信问题探讨
- 医疗整形“热浪”背后的伦理探索
- 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环境污染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及预警
- 西安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SWOT分析
- 房地产企业上市研究——风险与融资分析
-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人格教育点滴谈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片段与评点
- 《猫》教学指要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谈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课的思考
- 研讨《长城》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 《巨人的花园》教学点评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把语文课搬到网络上去──《长城》教学一得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乌塔》教学后记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