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聊斋志异》
翻新时间:2023-03-27
作者及《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振一时。但此后屡试不第。31岁时,他迫于家贫,应聘为宝应县知县孙蕙的幕宾,整天和“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酬文》)的应酬文字打交道,大违素志,次年辞幕回乡。此后主要是在“缙绅先生家”设帐教学,直到70岁才“撤帐归来”。这40年间,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终究还是个穷秀才。71岁他才援例出贡,4年后便死去了。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能接近和熟悉劳动人民,同情他们的疾苦,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有的揭露封建官府的黑暗,有的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病,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封建伦理和因果报应思想。《聊斋志异》的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游泳
- 精彩的湖南动物园
- 买鞋
- 不翼而飞
- 我的小土豆
- 团结力量大
- 看国际烟花晚会
- 吹泡泡
- 杨旭东是我的好朋友
- 学做蛋炒饭
- 手拍核桃?
- 今天我浇花
- 我的烦恼
- 北京
- 难忘的一天
- 浅谈不善学语言者的英语学习策略训练
- 浅谈Bachman交际能力理论框架下的英语新闻听力能力
- 了解和描述内部控制系统的方法研究
- 关于经济效益审计课题的思考
-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
- 试论非言语传播中的体态语性别差异文化研究
- 试论实现大学英语语言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途径
- 信息披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 浅议语用学理论在教学话语中的运用
- 新时期审计文化的培育与构建
- 探析文化学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 试论网络环境下建构式语言自主学习探究
- 网络时代审计模式创新初探
- 清单计价应用中的问题
- 试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改实施条件研究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作特点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结构分析
-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疑点解析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反思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杂谈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心思想
-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你明白了什么
-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句积累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