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新闻两则》课文背景知识
1、文体常识:
⑴关于消息:
本文两篇短文都属于新闻体裁,它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事实。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消息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它们有共同之处:
一是新闻的共有特点,即:
A、及时性,报道必须迅速及时。
B、真实性,所报道的事件必须是绝对真实的,容不得任何虚构、夸大。
C、简明性,语言要简洁、精练,简明、扼要地报道出事实。
二是消息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消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背景和结语有的是隐含在主体里面,有的则是省略的。
三是消息的要素和记叙的要素相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消息的标题通常由主标、引标、副标三部分组成。引标在上,字体往往小一些;主标居中,字体较大;副标在下,字体稍小,并且大多在前面加破折号。一则消息有的三标齐备,有的没有引标,有的没有副标,只有主标是必不可少的。
⑵学习记叙文要弄清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体,它往往要记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因此,阅读这类文章,应该把记叙的六要素搞清楚,这样有助于掌握全文。但是,由于文章的侧重点不同,组织材料的方法不同,记叙的要素也不可能用千篇一律的方法交代。因为新闻(消息)多用记叙手法,所以阅读消息也必须注意其记叙的要素。然而由于新闻的特殊性,其六要素的交代方法也与一般记叙文不同,它往往在导语中就要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集中概括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事实,点明主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导语就交代了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时间未交代是因为电头里已经明确了。
2、背景知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五百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第四野战军一个兵团于5月14日,从武汉以东团风至武穴一百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华中重镇汉口、汉阳和武昌。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王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有儿女第I部 第1集
- 春节联欢晚会
- 霸王花——仇老师
-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 “三国”争霸
- 傍晚
- 小院的那片菜地
- 我的爆丸小子
- 《下雪的早晨》仿写
- 梦见UFO
- 虹猫七侠闯天涯第五卷
- 这件事情教育了我
- 公园的秋景
- 虹猫七侠闯天涯第四卷
- 人生就像大海
- 论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化
- 论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思考
- 雅场林场工程建设监理对策粗探
- 浅探棉铃虫综合防治
- 浅谈对农村信用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 完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抉择
- 关于魔芋微球茎栽培试验研究
-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兵团城乡统筹发展
- 浅谈农田土地整理工程监理经验
- 浅析新农村建设下的能源问题
- 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论齐齐哈尔新农村公共卫生建设问题与对策
- 蝗虫危害特点
- 浅谈新农村建设与村庄规划
- 论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浅析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2
- 《巨人的花园》快乐练习:同步达纲练习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9第二课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4第一课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2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0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5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4第三课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4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