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新闻两则》杂感

《新闻两则》杂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新闻两则》杂感

下学期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我就要教八年级语文了。上学期收藏有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闲来无事,随手翻翻。

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作者毛泽东。编者加的按语是:“两则新闻把我们带回革命战争年代。在解放战争的决策阶段中,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两则新闻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极尽谄媚的按语很让我很是反胃。我一直很敬重适之先生,先生曾对唐德刚说过:“共产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余世存《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先生的确认为中共的白话文以“我的学生”毛润之为第一,余公做学术不严谨,用当代人的话语习惯篡改先生的言语,直呼毛公大名,传统礼数丧失殆尽,这恐怕与建国后大力提倡白话文、简化汉字、破除“四旧”、阉割传统文化……有关。

细读《新闻两则》的时候,我也不得不佩服毛公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能写出如此简洁、流畅的白话文。

按语说这两则新闻“气势磅礴”、“感情色彩鲜明”,我不由想到了一段有关钱穆先在解放前夕对中共文告解读的文字:

时共党广播称荣德生为民族资本家,嘱勿离去。荣氏集团中人,亦劝余留校,可随队同迁。又族叔孙卿乃子泉孪生弟,亦屡劝余勿离去。言下若于共军渡江有深望。余告孙卿,吾叔日常好谈论古文辞,不知共军先后文告,亦有丝毫开国气象否。孙卿无以应。然其力劝余如故。余既受多方挽留,临去只行春假旅行.学校寝宽中床铺书籍安放如故。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P237孙卿即钱基厚(钱基厚字孙卿)与钱基博(字子泉)是孪生兄弟。1949年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越过天堑长江,开始向江南挺进,知识分子面临去与留的两难抉择。以研治古典文学著名的钱基博先生的孪生弟弟钱基厚,劝钱穆留下来。钱穆问:“吾叔日常好谈论古文辞,不知共军先后文告,亦有丝毫开国气象否。”钱基厚无以应对。

钱穆先生从中共的文告中读出了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认定作为史学家的自己不能见容,所以转赴广州,辗转至香港。钱基博先生大约受乃弟影响,不为所动。更多的文人墨客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由于对中共文告的解读不同,导致了他们其后的命运也大相径庭。钱穆先生1949年在香港创立亚洲书院(1950年秋改建新亚书院),以其文化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人才,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崇。其后先生到各国讲学,桃李满世界,著作等身,终成一代国学大师。

1957年,71岁的钱基博先生向中共湖北省委写信陈情。随即,反右派斗争开始,先生惨遭批判,郁郁而终。而其心血所凝的著作手稿,一生所珍藏的经典古籍,也在1959年的学界“拔白旗”运动中被付之一炬。再看看老舍、吴晗、傅雷、邓拓、马寅初……,能够苟活下来的,有几个没迫害过恩师恩?有几个没出卖亲人朋友?又有几个能不落井下石,坚持独立人格?

……

我想,到时候,当我给学生讲这些的时候,我的学生们定然是满脸茫然,他们会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你讲的我听不懂!”“请讲课本上的东西!”……

但我知道,启蒙不管有多艰难,我一定要自己一个人坚持走下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礼貌的小猫咪
大烟斗
爱的教育读后感
妈妈的爱
感谢(二)
有爱真好
感谢(三)
动物运动会
我自己
暑假乐趣多多多
荷花(一)
我的理想
有趣的打转虫
我的妈妈
呼啦圈比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思想道德养分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苗族刺绣的现代意义
论社会主义宪政(19)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郑和下西洋中宗教文化的规范性传播
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
“味”论内涵的延展
赣式古民居发展现状与对策
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法律规范
论社会主义宪政(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找骆驼》教学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
《赵州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爬山虎的脚》
《观潮》第二课时
《陶罐和铁罐》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