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蜡烛》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酉蒙诺夫的作品。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寓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麦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惟一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这一点火焰”“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永垂不朽”。“二战”分为两大阵营,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法西斯阵营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她视苏联红军为亲人,她的恨与爱是那样深沉。作品刻画这位母亲没有语言描写,只有动作描写,显得深沉含蓄。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人物的心灵,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作品突出“蜡烛”这个细节,赋予作品一种亮色。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根据课文特点,要着力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一举一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举例】
一、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情节
二、生成探究性学习
1、找出课文中对哪些内容反复进行不厌其烦的描写?
交流: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的交代与描写。
2、分别找出并品读对这些反复描写交代的句子。
⑴对炮火的11次描写。
⑵对蜡烛的6次描写。
⑶对老妇人围巾的4次交代。
⑷对老妇人“爬”、“跪”动作的3次具体描写。
3、合作品析:
⑴对炮火多达11次的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⑵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特殊氛围里,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见烛光象征意义)。
⑶“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和爱。
⑷三次写“爬”具体写出了老妇人的年老体衰,三次写“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又更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爱的深沉。
三、朗读体会
清晰响亮地、富有激情地把文章念出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共鸣。请你有表情地朗读全文,然后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有条件的话,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配音朗读。)
四、拓展创新
在我们熟悉的影视片,如《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其中有许多感人的,支持正义战争,具有革命大无畏精神的老妇人(老奶奶)形象,请你回忆看过的影视片或阅读有关文学作品,写下几位这样的老奶奶形象,并作点评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回首千年12
- 回首千年13
- 回首千年1
- 回首千年9
- 回首千年7
- 有趣的“牛皮糖”
- 回首千年21
- 比武大会
- 回首千年8
- 回首千年6
- 回首千年23
- 回首千年11
- 我的校园生活之七——调皮的可可
- 自我画像
- 回首千年10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方法的改进
- 菲防长称外国军机在南沙低空迫近菲渔船 吓跑渔民
- 日韩梨品种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 重庆国宾护卫队亮相 精选车技精湛女警加入
- 公安部:全国保安队伍7月起换着2011式保安员服装
- 初探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 中医学基础教学初探
- 计算机理论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结课论文
- 计算机理论直流电机速度控制器设计
- 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适用性筛选
- 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教法初探
- 美媒:中国即将在喷气发动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 高考实验题解题策略和建议
-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探讨
- 中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肿瘤中的作用
- 边城..
- 纪念刘和珍君..
- 兰亭集序..
- 《沁园春•长沙》..
- 22滕王阁序..
- 《离骚》..
- 兰亭集序.(网友稿).
- 《陈情表》网络教室教学设想..
- 赤壁赋..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紫藤萝瀑布..
- 《南朝诗两首》(粤教版)..
- 《松鼠》...
- 20赤壁赋..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