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4、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5、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第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么?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请举手?
那个受难的家庭就是我们的祖国呀!那可恶的仆人就是那些汉奸狗腿子呀!而那个婴儿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呀!
2、请学生讲一下英法联军的情况。
3、请大家先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写法上有没有不和谐的地方?
语句上的鲜明对比。
⑴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⑵讽刺劫掠者的语句。
4、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
⑴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⑵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⑶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5、那么就写法上有何特点?
概括──具体──概括。
6、那么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么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7、那么他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人类的立场。(这里有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
8、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么?是的,你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去指证他。但是雨果却能,因为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么品质?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三、布置作业
我们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 可爱的小金鱼
- 第一次炒菜
- 清明节
- 家乡的特产
- 《睡着了的国王的故事》读后感
-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 美丽的西山
-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 借书记
- 我家的小狗
- 我的小制作
- 读《倒出那粒沙子》有感
- 青蛙
- 跳绳比赛
- 浅谈“三段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1)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浅析视唱的技术处理(1)
- 采风观念的异化(1)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1)
- 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1)
-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质素(1)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对古筝演奏艺术的几点探讨(1)
- 关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由当前古筝考级现象引出的思考(1)
-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教案
- 《匆匆》教案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草原》教案
- 《翠鸟》教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教案
- 《看雪》教案
- 《梦想的力量》A、B案
- 《落花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