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4、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5、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第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么?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请举手?
那个受难的家庭就是我们的祖国呀!那可恶的仆人就是那些汉奸狗腿子呀!而那个婴儿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呀!
2、请学生讲一下英法联军的情况。
3、请大家先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写法上有没有不和谐的地方?
语句上的鲜明对比。
⑴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⑵讽刺劫掠者的语句。
4、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
⑴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⑵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⑶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5、那么就写法上有何特点?
概括──具体──概括。
6、那么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么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7、那么他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人类的立场。(这里有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
8、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么?是的,你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去指证他。但是雨果却能,因为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么品质?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三、布置作业
我们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馋猫”老弟
- 我的奶奶
- 新的语文老师
- 我的数学老师
- 怪老师
- 一树一树的花苞
- 左岸精灵
- 其实,我很满足
- 难忘的何老师
- 咱们家的“足球迷”
- 最甜的糖
- 妈妈减肥
- 逃避吃药三大招
- 我的同学
- 父母的争吵
- 改变教材呈现方式,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
- 声学泰斗魏荣爵
- 音乐厅舞台声学设计解读
- 声学定量及彩色室壁运动分析评价心肌炎患者左室功能
- 超声波在混凝土早期损伤识别的应用分析
-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 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要点和手段综述
- 激趣:作文教学的利器
- 莺莺塔的声学之谜
- “行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
- 如何科学地进行生物实验设计
- 谈谈语文教学的观赏性
- 老调重谈话“听写”
- 基于调频信号的超声波测距在机器人的应用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荷花淀教案
- 《祝福》三人教教案
- 荷花淀教案
- 故都的秋教案
- 荷花淀教案
- 故乡的榕树教案
- 吆喝教案
- 窦娥冤教案
- 荷花淀教案
- 长江三峡教案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中心稿)教案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
- 荷花淀教案
-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案
- 荷花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