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4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本文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20世纪“新音乐”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所产生的局限性问题。笔者认为,“新音乐”作品缺少在同一个时代中共同遵循的终极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因而使得20世纪“新音乐”很快发展为一系列技法各异、又松散无际的现代音乐形态,从而使“新音乐”面临一种丧失自身的“危机”,也是造成大部分“新音乐”作品只是“短暂留存”的现象,由此不难看出:即“新音乐”作曲新技法大多是以作曲家之间的“冲突发展”(主要指新技法中的十二音体系、音丛、微分音音乐、音色音乐等之间是以一种互相排斥、缺乏兼容的方式发展)为主导,这种只重视“冲突发展”而忽视“渐进发展”(主要指音乐技法总体的发展是相互兼容、循序渐进的,与“冲突发展”相对立),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互补方式的普遍规律,就会有损于作曲新技法的成熟性。

一 “无调性音乐”首先从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德彪西作品中的模糊调性开始,出现了无调性音乐思维的先兆。但在力求瓦解调性上最为彻底的是勋伯格,他的独幕独唱曲《期待》(Erwartung, 190

9)、《五首管弦乐小曲》(190

9)、《三首钢琴曲》(190

9)、声乐套曲《月迷彼埃罗》(Pierrot lunaire, 19

1

2)等均鲜明体现了拒绝调性中心的风格特点。 与无调性、十二音体系产生的同时,多调性音乐、噪音音乐、微分音音乐、音丛、音色旋律等也粉墨登场了。 几乎是同一个时期,“噪音音乐”和“音丛”也开始出现。“噪音音乐”的诞生也标志着原有的音乐被边缘化了,音乐学科的界域被模糊了。而亨利·考威尔(Henry Dixon Cowell, 1897—19

6

5)于1912年在钢琴作品中使用了“音丛”,使钢琴的音响起了显著的变化,即钢琴演奏手法包括使用手掌、拳头或手臂,使用弹、刮、扫、拨等方式在键盘上演奏,使钢琴效果类似打击乐或竖琴。考威尔的代表性作品是《玛努努的潮汐》(The Tides of Manaunaun, 19

1

2)。而新技法“音色旋律”则是以“乐队的各个声部以各自短促的线形衔接,构成了不同音色层的迅速转换”③ 为特色。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勋伯格《五首管弦乐》(作品16号第3首)、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作品10号第1首)等。“音色旋律”的形成,实际上不仅是一种作曲新技法的方式,更是一种音乐价值取向的重新选择。 “整体序列音乐”(Total Seriaism, 一译“全面序列音乐”)一般是以梅西安钢琴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19

4

9)为标志的,继而又有法国作曲家布列兹的序列音乐作品《没有主人的槌子》(19

5

5)、意大利作曲家诺诺为独唱、合唱与乐队而作的序列音乐《中断的歌》(Canto Sospeso, 19

5

5),进一步作体系性的短暂探究。

如果从主要作曲家的创作来看,他们的音乐创作更是呈现出越来越彻底的自我否定的倾向,如勋伯格从晚期浪漫主义→无调性→十二音体系→最终回到调性音乐;斯特拉文斯基从民族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体系,就是有力的例证。

到了20世纪

50、60年代,作曲新技法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整体序列音乐、偶然音乐、无声音乐、点描音乐、电子音乐(录音带音乐、合成器音乐、计算机音乐)、新音色等等。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声音人们并不明确,只知道要避免什么。作曲家们强调要像在一张白纸上一样重新开始,音乐语言中所有的音乐成分都要经过重新估价和检验之后才能成为新音乐艺术的一部分,因为新音乐的宗旨就在于根除一切传统音乐的痕迹。”④ 在“点描音乐”⑥ 创作方面,奠定基础之作是威伯恩的《弦乐三重奏》(作品30号,19

2

7)、《钢琴变奏曲》(作品27号,19

3

6)、《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号,19

40)和《交响曲》(作品21号,19

2

8)。典型范例则是鲁伊基·诺诺1951年为室内管弦乐队写的《复调——单旋律——节奏》(Polifonica-Monodia-Ritmica)的开始部分。

与上述作曲新技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电子音乐”的表现形式,首先是“录音带音乐”(19

4

8)、经由“合成音乐”(19

5

5)被推至一个高峰,从而确立了“计算机音乐”在这一时期“新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最终会启动其纠偏机制,做出补偿性的调整。勋伯格在他晚年的时候就说道:“未来的音乐不一定始终是无调的、十二音体系的,在个别场合下它会又回到有调性。”他晚年特别强调“十二音体系只是拟定几条基本的规则,这些规则需要遵守,但同时需要根据音乐表现的要求创造性地加以发展。”⑦

三 “新音乐”作曲家们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创新。创新道德必须是艺术观念的更新。艺术观念是“新音乐”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根本所在。传统的艺术观认为,艺术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艺术家是主体,自然世界是客体,艺术作品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体作用于主体之后的一种折射。而这一时期的艺术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注重自我表现,毕加索的名言“表现就是一切”可视为这一时期艺术的纲领,而这种表现又是精神的,即不是表现客观自然,而是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内心现实。我即世界,表现自我即表现世界,这个“世界”是精神性而非物质性的。“新音乐”艺术观不可能独立于这时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观之外。

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产生是有其特定的哲学思想基础的。主要是19世纪中叶以来盛行于西方的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精神分析理论及存在主义哲学等。

从19世纪末以来,特别是一战前后至二战结束,西方社会政治和经济急剧动荡,知识分子中弥漫着一种迷惘、恐惧、失望、悲观的情绪,陷入精神危机,有人称之为“西方文化心理的整体危机,是宇宙观、人生观的全面危机。”⑧ 随之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叛。这些在上述以非理性、强调主观精神、反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为特征的哲学流派中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特别是尼采的哲学,对现代艺术否定传统、追求创新的观念有重要影响。

此外,当时的社会审美心理、审美要求的变化,也为“新音乐”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审美变化之源之一是在当时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下,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现实不满、悲观失望的心理,进而“摒弃全部遗产和现存文化”⑨ 否定传统,追求创新成为一种社会趋势,20世纪10到40年代末的“新音乐”反传统主要是对当时浪漫主义艺术的滥情、极度夸张等表现手法的反叛,而

50、60年代的反传统不仅包括19世纪末以前的传统,也包括对10—40年代现代主义的反叛。从审美心理来讲,任何频繁的重复都会导致厌倦,不管是美的事物或是丑的事物。也正因此,才有“新音乐”各异特色的作曲技法的接踵出现。再一个是艺术家个人的原因。有些艺术家特别敏锐地感受到环境的压抑、理想破灭的痛苦,其力图摆脱旧有一切的愿望特别强烈,特别具有叛逆精神,也因此导致这些艺术家以标新立异为时尚。

二战后的

50、6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工业生产能力和规模空前扩大,带来了物质的富裕,这时期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知识或信息的爆炸成为后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快速变更的社会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各种社会问题、生存环境的恶化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特别是二战后期原子弹的爆发,在当时知识分子心灵上产生了同样强烈的震撼,更加深了对传统理性、信念形成强烈的冲击,使得西方在精神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⑩ 后现代主义艺术“以消解中心性、秩序性、权威独尊性为其出发点”

(1

1),消弭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艺术由精英艺术走向大众艺术,呈现多元性、不确定性、差异性的特点。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50、60年代的音乐是在现代主义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但其观念与现代主义艺术有很大不同。虽然与现代主义音乐一样,都是反传统,都求新求异,但现代主义音乐仍有它的有序性、严谨性和理性化,如十二音体系,整体序列音乐等,而后现代音乐则在“非音乐”的路上越走越远,消融了生活与艺术、音响与音乐的界限,甚至融行为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为一体。典型作品如约翰·凯奇的《0'00"》《重合》等。

在对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成因进行探讨之时,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如前所述,“新音乐”两个阶段不过60年左右时间,其主要音乐创作游离在各种技法之间,也使得20世纪“新音乐”杂糅着各式各样的技法,用一句美学的词语,可称为“技法迷失”,即把技法看成是偶然的、可以任意取舍和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还有另一个本质方面,也即有识之士通常认为的,为什么每当作曲新技法的出现,均有人反对、指责,但最终作曲新技法还是被人们所认可。笔者以为,不管西方音乐历史上的新技法如何发展,但它们均遵循着一条原则,即“渐进发展”与“冲突发展”相互渗透、相互磨合、彼此推动、相互制衡的模式。 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成熟的作曲技法,无不经过矛盾与冲突才得以拓展,如,主调与复调、大调与小调、协和与不协和的对立冲突,均以对比融合为依归,而不是冲突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所谓融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两种对立并置,融合是对两种对立风格的‘扬弃’,最终将它们逐出。在两个对立的极端彼此接近融合时,新的双极对立结构——第三风格——悄然而至。”

(1

5)“新音乐”作曲新技法大多是以作曲家相互之间的“冲突发展”为主导,这种只重视“冲突发展”而忽视“渐进发展”,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互补方式的普遍规律,就必然有损于作曲技法的成熟性。而且,“新音乐”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更替过快,也违背了大众审美变化的缓慢性特征,脱离了人的活生生的感觉知觉,因而音乐越来越变得扑朔迷离、晦涩难解、光怪陆离,从而远离创作实践和欣赏实践。虽然从文化意义上说,“没有排它性,不成流派”(孙绍振语),但“新音乐”绝大部分作曲新技法的过分漠视或终结“它者”,必然导致狭隘性。

以上是笔者对20世纪“新音乐”作曲新技法的转换过快及其局限性问题作的初步探讨,从中不难看出20世纪“新音乐”作曲新技法和美感问题所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笔者对这些变化的描述和探讨,仅仅只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轮廓,事实上,在西方现代社会音乐生活中,“新音乐”作曲新技法的生存状态远比我们所描述的要复杂得多,尤其是作曲新技法对“新音乐”产生的深刻影响,“既开出了绚烂之花,也结下了苦涩之果,令人咀嚼、回味与深思。”

注释: ②维也纳的豪尔(J. M. Hauer)使用由十二个半音不同排列所组成的序列,称为“特罗普”(Trope)。勋伯格的功绩在于对十二音音乐进行了全方位的实际运用。诸如用半音阶中的十二个音按照某种顺序组成一个音列,用“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种形式加以移位,使之构成48种音列。这十二个音是各自独立的,在乐曲中每个音均占有同等的地位,并且每个音只有在十二音序列的旋律(单声部)上,复调上或和声上已经用完以后才能重新出现。这种形式一开始难免就有机械的序列技术倾向。 ④[英]雷金纳德·史密斯·布林德尔《新音乐——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第7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⑥“点描”语出印象派的绘画风格。19世纪80年代,由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首创。虽然他喜欢用“分色主义”来形容他的作品,但点描一词更适于表示他用大量三原色的点来进行创作的绘画方法,人的眼睛能把这些色点组合成色彩的混合体和形象图形。(引自[英]雷金纳德·史密斯·布林德尔《新音乐——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第2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⑦茨·柯赫乌托铁克《20世纪的作曲技术》,中央音乐学院《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79年第3期第8页。

⑧罗务恒《现代西方文学艺术与近现代西方文化主题》转引自《文艺研究》1986年第6期第108页。

⑨宋寅展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第200页,华中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

(1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

3)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第6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

4)《诗歌报》1987年10月6日。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心充满人间
我陪奶奶逛超市
有趣的一天
学会独立
拔河比赛
火烧人
爬西山
一次难忘的经历
玩灯笼
挖鼠洞
一次难忘的活动
体检
笛声悠悠
窗外
我的故事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中学医务室预防学生传染病制度
中学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度
中学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口腔门诊部财务规章制度
中学医务室常规消毒制度
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学院学生会宿管部制度
中学学生外出医疗保健安全维护制度
初级中学行政值班制度
学生宿舍规章制度
校务公开管理制度
售楼部管理制度
配件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战略执行能力战略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用战略管理执行系统赢得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国有商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建立战略运作系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论公司核心能力的可持续性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全面强化约束和激励机制
战略决定成败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企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战略制胜
企业如何执行系统战略
企业如何建立系统战略
《蟋蟀的住宅》案例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教学杂谈
《蟋蟀的住宅》教学案例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小小生命大创作──《蟋蟀的住宅》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教学导入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教学后记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蟋蟀的住宅》教后记
《蟋蟀的住宅》教学案例
《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比较在阅读教学中的妙用──《蟋蟀的住宅》课堂实录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