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⑵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⑵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力求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
⑶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意,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控诉法西斯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要和平,不要战争,学习本文,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引文与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揣摩含意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快速阅读思考,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呼唤和平。)
2、呼唤和平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残酷。)
3、战争是如何的残酷,请同学们动手从文中找一找。
教师注意归纳总结,战争的残酷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师:这些内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呢?
三、把握引文正文四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学生讨论教师予以点拨。)
概括来说作者采用分叙的方法,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分为四个片断:
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师:除了这四个部分,前面还多了一段萨特的话?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点拨:萨特的话是很警辟的,特别是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很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四、揣摩语言,体会文句的深层含意
师:是啊,残酷的战争让许多无辜的塞尔维亚人失去宝贵的生命,令人沉重,同时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气、精神又让人感觉到是多么的美丽。作者聂华苓用她那饱满深情的笔记下了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从文中去找出那些饱满深情,具有深层含意的句子,大家来仔细品味一下吧!
(学生自由探讨,教师适当点拨。)
五、质疑
再快速阅览课文,有哪些令你困惑的内容,找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六、拓展延伸
听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我相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但在现实生活中,战事还是时有发生。如在9月19日,泰国发生军事政变,原因是泰国看守政府总理他信19日宣布解除泰国陆军总司令颂提的职务。忠于颂提的部队发生政变,为避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能否给那些发动政变的人致一封信来制止这场战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成绩要靠自己努力
- 我的NBA梦想
- 我爱夏日里的歌声
- 逝灭的旅途
- 小鸡洗澡
- 那天,我好难忘
- 我的世界开始下雪
- 令我敬佩的“万事通”
- 一场纷争
- 涨水见闻
- 妈妈为我织毛衣
- 没有终点的竞赛
- 口香糖
- 我最敬爱的人
- 七彩人生
- 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 用PC测量交变磁场
- 类金刚石薄膜的电子结构及组分分布研究
-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 谈判中的时间因素
- 敏锐——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金钥匙
- 浅议大学生毕业前的心理调适
- 热力学定律与科学理论的方法
- 流体动力学中的动量不守恒现象
- 三个代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旗帜
-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做好环卫档案工作
- 宗教体验的神经生理与基础
- “三个代表”的实践与师德建设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 Gibbons-Maeda dilaton时空中Klein-Gordon方程的近似解
- 《核舟记》课标解读
- 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 《核舟记》课文背景知识
- 《核舟记》学法导引
- 核舟究竟有多大
- 《核舟记》学法指导
- 魏学洢简介
- 被删节的原文
- 《核舟记》语法修辞
- 《核舟记》课文结构分析
- 《核舟记》课本习题提示
- 《核舟记》参考译文
- 《核舟记》典型例析
- 《核舟记》重难点突破
-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 专家解开核舟四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