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3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生活的的源泉,本单元着眼于“爱”来选文。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保姆阿长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本文记叙了自己儿时阿长的一些往事,表现了一位纯朴善良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是一曲母爱的颂歌。

本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选材。

2、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4、品味人物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教学安排】

按照“思路结构──人物形象──情感体味──描写方法”这条主线串起本文的教学。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写到过自己的母亲,但却多次回忆起他的保姆阿长,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就曾经读到过。这位连名字也没有的下层劳动妇女,却让鲁迅一生铭记在心,那么,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标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学生就疑难词句质疑,教师释疑。学生积累词语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自由评述对本文的印象。

(学生可以就最感兴趣的或印象最鲜明的情节、语句、段落、人物等泛读。然后即兴发言,学生只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教师应当及时肯定。)

2、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重点记叙了哪一件事?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都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可能会很零碎,概括力不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归并相关段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综合、讨论,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

四、自主研究:

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2、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

6、为何偏偏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保姆为“我”买书?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作答。

结合原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前四问大都能准确把握,至于后两问则稍显困难。教师反复启发引导,帮助疏通疑点。)

疑点启发一:试想只写阿长买《山海经》的具体过程,省略此前此后的内容,与原文比较起来效果有何不同?

疑点启发二:“我”家是书香门第,读书人并不少,那些人都没去买,惟独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了,这说明了阿长对“我”的什么情感?

五、拓展迁移

一字不识的阿长到处奔波去买书,艰难可想而知,可能还闹出些笑话。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像力,把作者略去的“阿长买书”的情节补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评价人物

1、试用“由 (事件),可见长妈妈 (性格特征)”的句式评价阿长这个人物形象。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从事件中归纳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情分析:由于阿长是一个多侧面立体的形象。其人物性格特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尽相同、千奇百怪。对于吃福橘一事,学生可能只单纯从“我”当时的感受“磨难”去理解,认为阿长迷信,却不能体会阿长的真诚善良。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阿长的迷信。)

2、探讨问题:作者为何要写阿长的缺点呢?

方式: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会模糊地意识到缺陷让人物更真实、更自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抓住时机让学生领悟人物塑造的技法。)

教师点拨:瑕不掩瑜,有时候,小小的缺憾,往往能使人物形象更真实自然。作者这样写,就使得阿长的形象更真实感人、更丰满润泽、更栩栩如生。同学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这个有益的经验。避免将人物简单化、绝对化,应写出人物丰满、鲜明的个性。

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试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的语句。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让学生明确:全文线索清晰,结构上决不平铺直叙,是经过精心构思的。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这样“层层剥笋”、欲扬先抑,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三、体味本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鲁迅先生是一位擅长白描的艺术大师。所谓白描,是指用朴素洗练的笔法,寥寥几笔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来,是一种比较接近于叙述的描写方法。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传神、最生动形象的描写阿长的句子。

方式:学生先找出句子,然后讨论、批注、评点,教师选一二学生典型发言。

教师点拨:用一个“大”字描写阿长的睡相,是本文中最传神的一处描写。单说“伸开两脚两手”,读者的印象还不鲜明,一个“大”字的比喻,就化平淡为生动,极其简练地画出了阿长睡相的难看,阿长粗俗的个性也就跃然纸上了。可见描写只要抓住人物最鲜明的特征,就能很传神地勾勒出人物的个性。

鲁迅的描写之所以特别出色,功夫在于选择、提炼,或者写得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或者写得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动作,或者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

四、拓展迁移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象阿长那样关心你、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写一两件事,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教学后记】

本单元选文着眼于一个“爱”,通过“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培养学生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记叙文的一定基础,本文写的又是家庭生活方面的内容,极富有生活情趣,很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故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大多都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作品的时代不同,人物性格中良莠相杂,学生难以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这往往成为教学中难以突破的认识障碍,不过,驾驭得好,这又能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兴奋点。

通过实施教学,我体会到: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放飞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去感知、感悟,提高鉴赏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街道的自述
你背书包吗
校园艺术节
抽签
谢谢你,同学
我的自画像
月景
我的小狗
好爸爸?坏爸爸?
未来的家乡
谢谢你,郭学欣同学
可爱的弟弟
我喜欢的赛车——“雷凌号”
老师,谢谢您
调皮的桑桑
依托丰厚传统文化资源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方法与途径
试论中美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以传统文化精华创高职文化育人特色
“人质型”犯罪的适用问题辨析刑法论文(1)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刑法论文(1)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刑法论文(1)
论网络犯罪刑法论文(1)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论传统文化与农村老人文化建设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母鸡》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猫》课堂实录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与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2
《巨人的花园》片断赏析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
《白鹅》教学设计3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3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2
《母鸡》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