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3
稀世巨型黄花梨围屏“重见天日”
一座距今约有400余年历史的明代巨型黄花梨木彩绘围屏,在河南“破墙而出”后,几经转手被我市一家酒店的老总用500余万元巨资购回。3月13日,当这座珍藏在喜来顿大酒店的稀世珍品再次亮相时,立即震撼了包括众多记者在内的现场所有观众。
巨型围屏学名叫做“黄花梨透雕螭龙纹、刻灰、描金彩绘《汉宫春晓图》十二扇大围屏”,被省博物馆专家誉为“珍宝”。整座围屏共12扇,每扇宽度55厘米左右,总面宽6.63米,高3.3米,主体部分是由黄花梨木制成的,中间画面底胎都是楠木。屏风每扇六抹(由上至下每一个材质、工艺或者图案不同的部分称为一抹),最上面是条环板,透雕着一个个“寿”字及螭龙纹。中部用刻灰、描金、彩绘等工艺制成了《汉宫春晓图》,上绘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姿态各异的各式仕女。
黄花梨木彩绘围屏不仅型制巨大(其高度远远超过了一般住宅2.65米的室内高层),而且雕刻工艺精湛、画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12扇屏风中仅仕女人物就有80余人:有怀抱小孩欣赏梅花鹿的;有围坐一起下棋行乐的;有手拿扇子左顾右盼的……每一扇画面反映的都是古代宫廷中不同的生活场景。站在这座庞然大物前,不得不让我们惊叹于当时制作者的高超技艺。
围屏拥有者祝建平是木器家具收藏的爱好者,在四楼会议室内,他还收藏着明清时期的柜子、方凳、屏风等黄花梨木制作的系列家具。据介绍,这些年,仅明清时代的黄花梨家具,他收藏的已超过20件,但如此昂贵的巨屏还是第一次收藏。他告诉记者,这座围屏最早“现身”于河南,是当地旧房改造时从一座老宅院内发现的,当时它被藏在一堵墙的“夹万”里,通体都被旧报纸粘糊着。据说,这样做是因为以前住在这所大宅院的大户人家怕其在“破四旧”中被人毁坏。这所围屏后来被人以98万元出手,几经转手价值步步攀升,最后以395万元被人卖到了河北清远县。
去年下半年,祝建平从一位朋友口中获悉有这么一座传世围屏后,三度赶赴河北“挖宝”,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夕以495万元的高价买定了它的“终身”。“等到它出现在慈溪时,连同运费、介绍费等,已花了513万元!”祝建平快人快语,报出了这座屏风目前昂贵的“身价”。
这座巨型围屏在“喜来顿”亮相后,就吸引了众多木器收藏者和专家们的目光,前不久,浙江、上海等地博物馆的有关专家也前来鉴赏。10天前曾赶来观看围屏的省博物馆工艺部主任、研究员、木器专家范珮玲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现存的古代家具中桌、凳还算比较多见一些,但屏风类家具已十分少见,由于传统的中国木制家具极难保存,明代家具已基本上是现存最早的家具了。她认为,这座黄花梨围屏从雕工及画面来看,应该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家具,它的优点是年代久远、材质雕工好、画面精致、型制巨大、品相完整,是现存古代围屏中极为罕见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偷偷摸摸的看电视
- 我喜欢的声音
- 公园里的花
- 打针
- 宽容让我进步
- 家乡的小枣
- 变废为宝
- 新世纪广场
- 我们的校园
- 变化多端的云
- 我向往的地方--西沙群岛
-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 养鱼
- 举世无双的宝贝——我
- 照片里的故事
- “抢媳妇”现象刍议_民法论文(1)
-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性质的再思考 _民法论文(1)
- 韩国民法上的传贳权制度_民法论文(1)
- 论《民法通则》与《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_民法论文(1)
- 再论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_民法论文(1)
- 中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展望_民法论文(1)
- 论我国破产监督人制度的设置思路_民法论文(1)
- 民事诉讼视角下个人独资企业债务的承担_民法论文(1)
- 析垫付责任_民法论文(1)
- 网上消费者个人诚信危机探析 _民法论文(1)
- 中国民法典的基本理念_民法论文(1)
- 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运用之我见_民法论文(1)
- 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_民法论文(1)
- 信息公开、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_民法论文(1)
- 我国现代商号制度的完善_民法论文(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思路及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荷花》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 《凡卡》教学谈
- 《影子》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 《雨点儿》教学设计
- 《找春天》口语交际课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