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7
《你一定会听见的》写作特色
1、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我们所接触的文章大多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为主,因为第二人称有其局限性,所以在几种人称中使用得最少。但是第二人称可以使文章同读者的距离拉得更近,如促膝谈心,如倾心交谈,比第一人称更使读者有一种自然的感受。
本文以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文章开头“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多么亲切的语言!仿佛作者就在身边,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者也自然会被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所吸引,增强了文章表情达意的效果。
2、语言活波风趣,优美形象:
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并且很富有幽默感。如文中第二段中写到小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逃散了”,这一段的描写,除了对小蚂蚁们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让人觉得很生动活泼外,作者丰富风趣的想像更会令人忍俊不禁,觉得很有意思。
另外文章中对雪花的描写如:“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作者描写雪花的动作是“轻轻地飘下,飘啊飘”,还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它的神态“满足而温柔”,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雪花纷飞的夜晚,小雪花在天空飞舞的样子,仿佛雪花就要落在了自己的头顶上,让人如身临其境般,体会着如诗如画的意境。
3、运用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不断激活读者生活的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文中运用大量的问句,这是给人留下的较为鲜明的印象。问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提问,如“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听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吗”;有设问,如“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有反问,如“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
设问是指提出问题,自己回答,即有问有答;反问是指提出问题,答案就在问题之中,即有问无答;提问就是只问,没有任何答案。但是只要是问句就应当具有引发读者思考的特点,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问句形式,也是在不断地激活读者生活的体验,使他们与作者一起感悟声音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运用排比段,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排比段是本文写作特色之一。例如课文第1、2、3段都是用“你听过……”作为段首句,形象地列举出那些难以察觉却又富有诗意的声音;课文第5、6、7段都用“你总听过……”作为段首句,列举出那些习以为常、不被留意却又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由于文中使用了排比句、排比段,使文章结构整齐匀称,朗读起来节奏分明,增强了语言的旋律美。
以上这几个写作特点,都与作者善写儿童文学密切相关。作者的语言很符合儿童心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糖果四人组
- 足球的梦
- 被遗弃的孩子
- 可怕
- 妈妈是个体育盲
- 我的奥运
- 我的新老师
- 罗老师,作业
- 我最敬佩的三国人物
- 火龙吉米的航海日志
- 煮海
- 我们班的功夫女生
- 满城尽带白银甲
- 一个令我尊敬的人
- 我们班的功夫女生
-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对比分析
-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 西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 《初中美术学生兴趣培养》开题报告
- 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汉语中的补语在日语中的表达(下)
- 在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巴西柔术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浅析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 《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 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 浅析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 《五柳先生传》教案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梦想剧场”之《威尼斯商人》简案
- 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晏子使楚》
- 《晏子使楚》教案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2
- 《我的母亲》教案3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2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3
- 《春》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