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6
让学生“活”起来──《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文时,我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上课前,让学生细读课文,列出文中所学事件,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找出事件主要有14点。)接者,我让学生根据这
14件事与刻画人物的关系分成三类,并分别说说不同类别事件的作用。
学生对于第一类的作用基本掌握,可在了解第二类事件的作用时,费了不少周折,但经点拨,很快就明白。尤其惜别几节中,比较直白的感情流露,鲁迅善意的谎言,学生还是能理解的。他们不仅明白事迹的作用,亦理解了作者这样写的原因——皆为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一片无法言表的真情。
在第三类(1~3、10~11)的事件里,未写藤野先生,似多余之笔,但在这些自然段里,却解释了见藤野先生的原因(即弃医从文),或者说,令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即为文中提到的电影事件。(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至此,本文的选材及作用基本理清。
最后,本人提出问题:“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有的学生回答为:以藤野先生其人为线,全文写见藤野学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别后忆藤野先生。支持这一观点的学生过半。亦有学生反驳:以爱国的情感为线索,学医为爱国、弃医从文亦是爱国。赞成这一观点的近半。
争议由此起,教师适时调解:写藤野先生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交点?学生们马上做出反应,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先生!他们立即明白了二者的关系。教师趁机点明,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藤野先生其人,一条暗线即鲁迅的爱国情感。至此,文章的主题也水到渠成。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赤诚爱国情。
就本人看来,本课是在学生恍然大悟的感慨声中结束的。
总体来说,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本人认为还是可以的,因为纵观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篇幅较长,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住学生。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本人思量了许久,后来本人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对事例自行剖析,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这样,就实现了难文浅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加上关于文章的线索之争是学生自发的,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后的收获可以从恍然大悟的感叹声中听出,这正是本人所追求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笑比哭好
- 畅想校园
- 我想对你说
- 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 20年后的珠海
- 感受大自然
- 棋赛失败后
- 2008年的骄傲
- 爱我家乡,爱我江北水城
- 水管流动水的体积
- 伴我成长的好朋友
- 无情的火灾
- 泰山游记
- 海滨之行
- 我的读书生活
- 试析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
-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毕业论文
- 试析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
- 探讨重视临床用药风险责任防范
- 简论我国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扶持政策研究
- 关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二次思考
- 妇产科病房护理文化建设探讨
- 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膈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
- 浅析EPCA对前列腺癌诊断作用的研究
- 浅谈影响中国当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改革思路的若干因素
- 解读前牙全失和多磨牙缺失的固定义齿修复及探讨
- 浅析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法治化研究
- 研基于EFNB2 基与精神分裂症样本关联
- 拟Smac作用下膀胱癌T24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 只有一个地球
- 《喂──出来》疑难解析
- 《喂──出来》中心思想
- 《喂──出来》词义辨析
- 《喂──出来》课文评点
- 《大雁归来》教学杂谈
- 呼唤人性之回归,倡导和谐之社会
- 《大雁归来》导入语设计
- 《喂──出来》学法指导
- 物种破坏对人类的报复
- 大自然的报复
- 《喂──出来》课文背景知识
- 《喂──出来》学习思路
- 《喂──出来》有关资料
- 《喂──出来》知识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