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5
《列夫·托尔斯泰》问题探究
1、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2、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关于晚年的托尔斯泰肖像,他的同时代作家列·尼·安德烈耶夫是这样描述的:“随着岁月的消逝和他本人的努力,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李白学琴》有感
- “酷”哥哥的变化
- 女乒乓球团体冠亚军决赛
- 谢谢您,妈妈
- 《小偷退齐兵》有感
- 金鱼
- 零的突破
- 与阿兴叔相见
- 虚惊一场
- 烧烤
- 我最敬佩的人
- 男子团体乒乓球决赛
- 游泳记
- 助人为乐心情好
- 一万个监考老师
-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绿色批评的“魅力”
-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探索
- 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 前卫现代艺术和广告设计文化的传达
-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
- 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意识之我见
- 书籍的节奏设计
- 关于我国民办幼儿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 浅谈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艺设计
- 运用创新手段,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
- 对“文学终结”问题的再认识———兼论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 《青山处处埋忠骨》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案
- 《难忘的一课》教案3
- 《七律·长征》教案1
- 《窃读记》教学设计之4
- 《窃读记》教学设计之2
- 《人物描写一组》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
- 《七律·长征》教案2
- 《难忘的一课》教案2
- 《金钱的魔力》
- 《刷子李》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