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雷电颂》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雷电颂》是历史剧《屈原》的一个片断,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它通过写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
【教学建议】
通过听──读──赏──读,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理解屈原,走近屈原。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及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吗?(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是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郭沫若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所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就是要用屈原的爱国精神来教育人们,激励人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屈原在其中的一段内心独白,一起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共同感受伟大灵魂的高尚情操。
2、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读准下列加粗字的注音:
睥睨 咆哮 污秽 稽首 犀利 虐待 踌躇
鞭挞 忏悔 罪孽 迸射
三、伟人掠影
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并进行展示。
2、教师出示大屏幕: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觉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四、整体感知
1、播放《雷电颂》朗读带:
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点评论。
2、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3、根据刚刚听到的录音,请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五、研读与赏析
1、本文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语段,朗读给大家听,谈谈屈原的内心情感。
2、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再次跳读课文,思考并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4、《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你觉得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我们曾学过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请你将这两首诗歌与《雷电颂》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在抒情方式上有何异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目中的春天
- 妈妈,您听我说
- 我心目中的春
- 母爱如奶茶
- 春姑娘的身影
- 爱,有时也会是一种伤害
- 春天的素描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珍惜幸福
- 道不尽的母爱
- 道不尽的母爱
- 布鞋·母亲
- 献给母亲的歌
- 献给母亲的歌
- 母爱
- 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
- 公路干道防护绿地规划
- 城市需要文化品格
- 庭园造景与设计理念
- 论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 竹子在景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分析
- 住宅景观设计:住宅园林景观不能刻意求“美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介绍
- 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 月季在园林中的应用
- 河北:新民居规划尚须进一步改善
- 景观设计并不只是“造园术”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的六要素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