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词的上片把酒问青天而产生的奇思遐想。句句不离赏月,而又没有一句正面描写月色,只从作者对月亮的奇思遐想下笔。这就不落窠臼,写出了新鲜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特有的艺术才能。词的正文开头两句劈空而来,先写饮酒赏月,还通过对青天的询问,把思路引向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明月从何时就有了?不知天上的神仙世界,按照他们的历法,今晚属于哪一年的中秋?原来,他的询问,事出有因。他由赏月而幻想离开尘世,飞到月宫的琼楼玉宇中去。又因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而依恋人间,于是在月光下翩然起舞,这时他陶然自乐,因而想到,飞上冷清的天宫,哪里有人间这样的乐趣呢。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人间,自我战胜了出世之念。
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和胞弟的离愁别绪。词人由赏月而怨月:月亮,你对我们不该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吧,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之时圆呢?这岂不是加深了人们的离愁吗?最后从月有阴晴圆缺种种变化联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人生在世,悲欢离合总是难免的,月亮运行,阴晴圆缺乃自然规律。这样,作者以旷达的态度否定了离愁别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前人盛赞“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这首词从总体看,作者在和明月对话中既展现了奇思遐想,同时又透露出哲理的光辉,这样,它和一般中秋词孤立地吟风弄月迥然而异。
2、这首词以月起,以月终,结构天然,无雕刻斧凿之痕迹。
3、这首词,就句式看,上下片中字数相等的句子多至五对(五言的三对,六言的两对)。另外,措词也很讲究,使读者读起来节奏铿锵,音律和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难忘的事
- 鱼化石
- 同桌的孙悟空-自信-成功
- 奇妙的"牛吃草"
- the four seasonsI all like.(我爱四季)
- 建春门浮桥
- 象棋大战
- 污染对人的危害
- 爱较真的妈妈
- 书像一位老师-------《大侦探小卡莱》读后感
- 成长-快乐-和谐
- 我是能干的小饲养员
- 写给父母的话
- love piano love mother
- 乡村
- 试论法学教育应以实践为导向
- 论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
- 论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看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 浅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管理预测
- 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排除学生成长中的不利因素
- 试论课堂奖励
- 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探讨
- 浅析对数学课前准备的再认识
- 试谈现代课堂“真我”的遮蔽及“无为”教学策略
- 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谈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 感喟真人
- 试论从科学概念看我国综合科学教科书的缺陷
- 浅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 《颐和园》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新型玻璃》的一种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