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品味散文诗优美精辟的语言。
2、结合背景理解文章引用传说中的深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想】
1、阅读优美的散文作品,要通过诵读品味来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
2、创设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品味;
2、理解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自主预习〗
1、搜索有关巴金的资料。
2、会读会写并能解释加线的字:
旸谷
姮娥
一撮灰
皓月
〖教学过程〗
一、通过神话,导入新课
古代神话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于日、月的神话传说。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巴金的《日》和《月》,看一下作者赋予这些传说哪些深意。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生竭尽所知交流之后,师归结:
1、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代表作还有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等。
2、背景简介: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正值日寇铁蹄蹂躏我中华大地,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鲜血浸没。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千百万的爱国志士拿起武器奔赴抗日战场,人们也包括巴金都在翘首期待着胜利的到来。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材料(或师范读),生初步体味两首散文诗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情感的不同特点:
归结明确:《日》激情洋溢,《月》细腻幽静。
2、学生饱含情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生生互评。教师适时指导。
4、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意,自由发言作归结。
《日》──追求光和热
《月》──改变冰冷
四、合作探究,精细研讨
生分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将成果在班上交流:
1、《日》中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太阳,而对“飞蛾扑火”大加赞赏,又对“夸父逐日”异常怀恋?
(他们是追逐光明的使者,他的身上凝聚热情希望!)
2、《月》中,月亮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与《日》中的“冷”一致吗?
(死了的星球、冷光、死的光)(同样是冰冷的世界)
3、《月》中作者赋予嫦娥奔月以什么新的内涵?
(改变这冰冷的星球)
4、你能结合这两篇散文诗,谈谈你感受到的作者情感吗?
(歌颂了光明,赞美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者,同时表达了改变旧世界的愿望)
五、归结写法,迁移积累
在这两篇散文诗中,对于飞蛾、夸父以及嫦娥,作者不只是把他们当作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的飘渺的人物,而是根据写作的需要,重新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运用象征的手法,让他们成为追求光明改变世界的使者。那么根据你的积累和搜集列举出一些借“月”来表达思绪,抒发想象的诗句。
六、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离开,但留下了我的眷念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北京卷)
- 踮起脚尖
- 兽首拍卖,应唤醒国人什么?
- 2009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对常识的经历与认识》
- 时尚,一直在看你
- 这也是一种奢侈
- 站在天堂的门口
- 站在地狱的门前
- 兔子的悲哀
- 《踮起脚尖》
- 站在良知的门口
- 我用梦想飞翔
- 路径(全国统一卷)
- 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分析
- O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 浅谈新建河道工程的汛期管理
- 如何用全站仪和南方CASS软件测绘地形图
- 牛顿迭代法在水面线计算中的运用及程序设计
- 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对大坝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 新华网综述:全球面临九大“涉水”问题
- 碾压混凝土坝层面弹性模量和厚度反演
- 水资源与海洋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水权交易尚需时日 仓促而行可能“违法”
- 小型水电站特点
- 水位变化对自嵌式挡墙的影响
- 振孔高喷灌浆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
-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技术
-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1)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2)
-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启示
- 《司马光》教学一得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 《司马光》片段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司马光》教后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及思考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会了学生什么?
- 《吃水不忘挖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