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不期而至的精彩──《浪之歌》教学案例

不期而至的精彩──《浪之歌》教学案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不期而至的精彩──《浪之歌》教学案例

《浪之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组歌》中的第一篇,作者纪伯伦。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语言并不艰深。加之作者是以热烈的爱情作喻,对中学生来说比较敏感。所以,我最初对这篇文章的处理原则是:朗读为主,略谈感受,稍作点拨,点到为止。准备把教学重心放在第二篇《雨之歌》上。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一个孩子的发言引起,教学方向急转,反而催生了一堂很有特色的散文欣赏课。实录下来,作一典型案例,供老师们把玩。

教学的第一环节我要学生自己高声朗读,并要求大家选择至少五处地方作批注,准备进行交流。教学契机正是在交流的时候出现的。

生:老师,我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总觉得不太舒服。你看“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这首散文诗的语言整体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常雅致的,但最后这“工作”一词很口语化,和全文的风格不谐调。

生:我也有同感。结尾在一篇文章中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经常说“卒章显志”,我认为结尾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抒发的高潮,也应该是作者写作风格得以突出展现的时候。我也和伍勇俊同学感受一样,“工作”的意思表述是清楚的,但这个词很一般,力量不够。

师:有道理,这是语体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可能是翻译的原因造成的。那大家改一改。

生:可以改成“事业”,你看,“这就是我的事业”,更庄重了,更神圣了。

生:如果要表达神圣的化,我认为还可以改成“这就是我的使命”。

生:还可以改成“这就是我的理想”。

师:那咱把大家改后的句子再朗读一遍,体会一下。

(生动情朗读,改后结尾的表达效果果然增强了)

教学回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伍勇俊同学的发言,提醒我作为“翻译文学”,《浪之歌》还应该有另一个层次的阅读价值。我马上调整了我的教学思路。

师:伍勇俊同学的发现很可贵。老师没有去查阅过《浪之歌》是什么时候翻译成中文的,但是,同学们应该知道,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本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翻译者自身的文学水准思想水准以及时代的背景都可能影响到翻译的质量。所以译文中出现不太完美的地方是很正常的。说不定《浪之歌》中就还有一些地方表达不是最好的,刚才朗读的时候同学们有发现吗?现在咱们就来议一议如何?

(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

教学回顾:在学生的启示下,迅速改变教学方向,及时挖掘教材潜力,课堂教学就会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境界。

生:有的,我刚才朗读的时候就觉得很别扭。比如第二句“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空气”是无所不在的,怎么把“使我们相离相分”的责任让它承担呢?这不合逻辑。

师:有意思,改改。

生:可以改为“时间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浪和海岸只有涨潮的时候才能相拥,退潮的时候就必须分别,这难道不是“时间”让他们相离相分吗?

生:还不如改为“时空使我们相离相分”,既有时间的限制,又有空间上的阻隔,这样更准确。

生:对,这样的爱情更无奈,更让人同情。

生:紧接着的下边一句也让人特别不舒服。“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津液”这词不对劲。

生:对,我查了字典,“津液”是指人体的体液,有时也特指“唾液”,唾液怎么冷却海岸的炽热啊?太少了吧?

生:还脏。

(众笑)

生:还让人产生不文明的联想。

师:确实有道理,这个翻译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生:改成“汗水”。

生:不好,“汗水”是热的,怎么冷却?而且“汗水”同样不太干净。

生:改成“泪水”,既美还有感情。

生:“热泪”?不是还是热的吗?

生:“热泪”的热不是指泪水的温度,而是指情感的温度。

(众笑)

师:漂亮!写这种散文关键就是要抓住所选之物的自然性特点,这样才能让人感觉浑然天成,不造作。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朗读:我要用自己的热泪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生:我觉得“别那么过分炽热”也应该修改一下,这个句子表达不出浪对岸的心疼,反而有教训斥责的感觉。

生:还有这个句子有点短,读起来意犹未尽。

师:尝试加点东西?

生:这样好不好?“我要用自己的热泪让他的心冷却一些,让他别因为过分炽热而伤害了自己”。

生:“伤害”可以改为“灼伤”,更形象。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懂得心疼自己所爱的人啊!(众大笑)再读读。

(生动情朗读这一句)

生:第二自然段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分号前边是“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而分号后边是“于是他将我亲吻”,前边用了修饰短语“紧紧地”,很有表现力,而后边只用一个“亲吻”,表现力就不强。

生:那好办,也加点东西,改成“于是他深情地将我亲吻”。

师:“深情”这词很笼统,没有具体情景,表现不出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岸对浪的情感。

教学回顾:现在孩子的写作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写不具体,只习惯用评价性的词语,没有细节描写。所以我希望通过比较让他们对这点能领悟更多。

生:改成“依依不舍地将我亲吻”比“深情”好。这句写的是退潮时候的情景,浪和岸肯定是难舍难分的,他们应该是在吻别吧。

师:真聪明,知道联系前后文往深处品味这就是进步了。

生:第四自然段的“我围绕她们跳过舞”这句我觉得也不太漂亮。这段文字中除了第一句是这样用外,用分号隔开的后面的几个句子的结尾都用四字短语,你看“长吁短叹、衷情吐露、同席对饮、纹丝不动、嘻嘻哈哈、面无笑容、死里逃生……”四字短语的应用让散文文字很雅致也很整齐,只有第一句翻译的是“我围绕他们跳过舞”,显得很单薄的。

师:你读书真是很仔细!

生:改成“翩翩起舞”就整齐了。

师:不仅知道从意思上去考虑,还懂得从句式篇章上去考虑,咱们班的同学真是进步了。

教学回顾:评价很重要:既要热情洋溢,又要实事求是,还要具有“点化”功能。

生:老师,倒数第二段的最后三句感觉很混乱,读不懂,是不是也是因为翻译的原因啊?

师:这句话是很费解,一直没有同学提出来,我还以为大家都读懂了呢!来,咱们先朗读几遍再说。

(生反复朗诵: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师:先不管表达,说说你的理解,猜猜看,揣摩着说,不要怕说不明白。

生:好像是表达浪对岸的一种无怨无悔的爱。

师:爱到了一种什么程度?

生:形容憔悴的程度。

师:那海浪后悔吗?

生:不悔。

师:就如我们学过的一首诗──衣带……

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笑)

师:这句话中最费解的是哪个词语?

生:“清醒”!为什么说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师:问得好。先弄清楚海浪清醒什么?

生:清醒他和海岸不可能时时刻刻地在一起,他们只能够聚少离多,不能长相厮守。

生:清醒他的爱情不可能朝朝暮暮,永远都在等在盼,是一份苦恋。

师:这种爱情有点像现在正热播的一部获得大奖的电影,徐静蕾导演并主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生:我看过,是那种执着而热烈,绝望而永恒的爱。

(生大悟,感慨)

师:那咱们说说为何海浪认为这就是爱的“真谛”呢?海浪的爱情观是什么?

生:他认为爱就要爱得毫无保留,纯纯粹粹地去爱,对爱的结果不要求任何回报。

生:只有明知痛苦而依旧热烈地去爱,这样的爱才是伟大的。

生:没有私心,无怨无求才是爱的真谛。

师:这样理解比较到位了。那再看看原文,再朗读一遍,为什么这个句子让我们觉得很拗口,甚至给理解造成了难度呢?

生:主要是关联词的应用没有形成搭配,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

生:标点上好像也有点问题。

师:那咱们重新组合一下。

生:可以把“纵使”改成“因为”。

师:来,读一读。

(生动情朗读: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生:这样改不错,句子中就包含了两重因果关系,思路很清晰。

生:我还是不懂,两个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何在?为什么说有两重因果关系呢?

师:谁帮忙?在原句中再加点词语,把因果关系表达得清楚一点儿。

生: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憔悴是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我清醒地爱着,所以幸福和痛苦都让我憔悴。

师:不错,理解得比较准确。

生:也可以这样理解: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憔悴是因为我满腹爱情。纵使我形容憔悴,但是我依旧决定爱到地老天荒。因为我深深地知道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我宁愿承受这份清醒的苦痛。

生:哦,原来是这样。不过如果作者真这样写语言就太罗嗦,诗味儿就没有了。看来散文还是要凝练一点好,给人回味的余地多一点好。

师:还可以给原文动动小手术吗?

生: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憔悴”之后的句号改成破折号,也可以表达因果的意思,前后文的联系更紧密,还有一点递进的意味,又很简练。

师:好,有创意,咱们来再读一读,就当作“憔悴”之后的是省略号,停顿的时候短一点。

(生动情反复朗读: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教学回顾:在每个语言点的处理上我争取遵循下面几个原则:由意义反省表达,再由表达回照意义,在对比中揣摩,在揣摩中深入,在朗读中完善。

生:老师,海浪对海岸的爱情真叫人感动。我想起您常说作家写物写景往往是有寓意的,这篇散文是不是仅仅用来写爱情啊?

师(笑):你可真敏感。除了爱情,你觉得还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刚才伍勇俊的提问提醒我,我觉得还可以表达对自己事业的追求。把孜孜追求的事业想象成海岸。

师:很有意思。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海岸”,你们的“海岸”是什么啊?

教学回顾:又是旁逸斜出的一笔!我灵机一动抓住了“海岸”一词来作点文章,拓展也未必要在课堂的结尾啊!

生:如果是我,我的“海岸”就是我那难以克服的数学。

生:我的海岸就是我热爱的美术。

生:我的海岸就是我一生的理想: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众笑)

生:我的海岸也是我的理想:我希望能有一家能战胜微软帝国的软件公司。

师(笑):不管你的海岸是什么,孩子们,请记住浪的宣言:爱的真谛就是清醒。你要用百倍的努力实践自己的爱情,只要当把对海岸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终生的事业”之后,你才会享受到追求的幸福。

(生若有所思)

不过,咱们还是更应该关注一下纪伯伦的海岸到底是什么?

请先朗读咱们中国的一首著名诗歌: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生共同朗诵)

生:老师,这首诗歌好像以前自读课本上有,是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给祖国的,表达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读过就好。纪伯伦的散文诗和这首诗歌应用的手法完全相同。

生(大悟):哦,原来纪伯伦是把亲爱的祖国比喻成了海岸,他无怨无悔地爱着的是自己的祖国啊!

师:是的,同学们,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饱经了颠沛流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为贫穷困苦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对国土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字深情。相反,他爱之深,思之也更切,他除了将旅居海外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外,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浪之歌》就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地表达了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和火热的衷肠。

孩子们,让我们用动情的朗诵把这份赤字之情读出来好吗?

(生动情朗诵,下课铃声响起。)

【教后感悟】

比较喜欢这堂课,是因为感觉这堂课比起以前自己的许多课,有了一点重要的超越,那就是:比较灵活地利用了动态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活动是非预设的、动态变化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而这些变化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动态的教学资源往往会成为教学的新的生长点,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由一个学生的发言而受到启示,我没有机械地按原先预定的计划进行教学,而是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这段时间我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循循善诱”的弊端。“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是,课堂上高度控制的导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难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老师那“不无启发”的循循善诱,往往反而会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想”,成为了“课堂杀手”。在这堂课上,受一个孩子发言的启示,我迅速调整的不仅仅是教学策略,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学方向的问题,这其中展示的更是一种教学观念:教学的中国不应该由老师来划,而是应该让孩子们自己来划!

让孩子和文本的对话先于教师与孩子的对话,当孩子在展示与文本的初步对话成果之时,教师要善于体会和把握孩子与文本的对话程度,并以此为根据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惟有如此,语文的学习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学习。

就《浪之歌》而言,它既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篇散文名篇,同时也是一篇普通的散文。就纪伯伦而言,他既是黎巴嫩文坛骄子,同时也是一位普通的作者。真正的对话是平等的。教师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受,以此引导学生和文本(其实也就是和作者)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对话。这是对教学资源(就这篇文章就是指《浪之歌》这篇散文)的深度开发,也是对学生智慧的一种深度开发。有了这种开发,课堂才表现出了让人惊喜的生机和活力。

华东师大的彭玉华老师说: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注意调整课堂的节奏、内容、进程,利用衍生的课堂资源动态地处理课堂,真正地改变见书不见人、人围书本转的局面,使课堂真正的成为“人”的课堂。

此言甚为恳切!

这堂课还让我想起了一些名言:

──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

──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呢?它的内涵有很多,比如:理性、自由、民主、公正、宽容等等,但是,其精髓恰恰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对权威和专家怀疑和批判,除了需要学术上的敏感外,尤其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良知、勇气、正义和道德感。

──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这堂课虽然还有很多缺点,但是,单就这方面来说,却让我沉甸甸的收获的幸福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黄鹤楼
一件好事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养蚕
我们的教学楼
鲁迅故居
血汗长城
胜似亲人
因为选择不同
观察
黄山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
可爱的小猫
小蚂蚁
法国梧桐树
会议纪律常见条款
先进性会议记录
环境会议通知
研讨会会议通知
会议礼仪知识
公司项目论证会议记录
会议制度
先进性会议制度
远程教育会议议程
中法文化会议议程
会议管理制度
协会会议制度
后勤会议制度制定
会议通知范例
会议记录的功能与误区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案件追踪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群塔防碰撞方案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燕子飞回来了》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春天的图画》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春天的雨》
《春天在这里》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春天的声音》
《春天》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