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6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会通过把握课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观点;了解反问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辩、质疑。
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
(方法: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总结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品味语言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2、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三、质疑反思
1、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2、既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是否就应该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了呢?
3、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根据是什么?
四、链接练笔
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
示例:
面对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就可以任意把它扔掉或击得粉碎?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扔掉它;它会愤怒,你把它击得粉碎,它也会痛的。
我们并不孤独,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可以与月亮对饮,与太阳赛跑,也可以向花儿倾诉烦恼……因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
2、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后一根稻草
- 祖国之歌
- 五色土地
- 变色龙(续写)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荷花淀派作品
- 我的家乡,人间天堂
- 生命里的土地
-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 《老人与海》读后感
- 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
- 脚踏一方土(1)
- 脚踏一方土
- 穿越时空的对话
- 感悟大自然
- 长江大堤加固防渗技术的应用
- 水库堆石坝面板沉凝土杭裂技术研究
- 芹山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施工
- 隧洞新奥法设计与施工
- 浅谈施工中的技术交底
- 如何在水利工程施工招标中防止投标人串标、围标
- 三峡大型尾水肘管内支撑结构探讨
- 声发射检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上的应用
-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解决办法
-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
- 丙乳砂浆在混凝土加固中的应用
- 锚喷支护技术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应用
- 船闸工程施工阶段抽水试验报告
- 白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
- 重力式码头沉箱安装施工技术
- 《一夜的工作》写作指导
- 《一夜的工作》训练素材
- 《为人民服务》(二)阅读篇
- 《为人民服务》范文习作
- 《一夜的工作》教学重点
- 《一夜的工作》教学难点
- 《为人民服务》写作指导
- 《一夜的工作》教案讲义2
- 《为人民服务》(一)积累篇
- 《一夜的工作》教案讲义1
- 《一夜的工作》重点字词意思
- 《一夜的工作》整体阅读感知
- 《一夜的工作》重点问题探究
- 《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
- 《一夜的工作》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