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6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会通过把握课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观点;了解反问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辩、质疑。
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
(方法: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总结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品味语言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2、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三、质疑反思
1、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2、既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是否就应该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了呢?
3、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根据是什么?
四、链接练笔
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
示例:
面对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就可以任意把它扔掉或击得粉碎?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扔掉它;它会愤怒,你把它击得粉碎,它也会痛的。
我们并不孤独,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可以与月亮对饮,与太阳赛跑,也可以向花儿倾诉烦恼……因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
2、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我的理想
- 让“星光”点亮人生
-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
-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问题
-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 行业门槛低、项目流动、人口多是建筑病症
- 管理不了工人的项目经理说明你缺少这些
- 简析工程中三检及交接检制度
- 安全技术交底
- 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 人工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 浅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
-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监理
- 测量实习心得大合集
- 圆弧放线要素计算技巧快速计算
- 测量实习报告
- 住宅楼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 挖孔桩挖土、石方基础工程技术交底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2
-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1
- 《画杨桃》 知识点精析
-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
- 《画杨桃》 范文习作
- 《画杨桃》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画杨桃》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 《画杨桃》 教案讲义1
-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训练素材
-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