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⑵ 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生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⑵ CAI课件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⑵ 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环境、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对比中震撼
(播放CAI课件,昔日罗布泊图片与今日罗布泊图片对比)
看完后学生谈感受,然后引出课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字词展示)
萧瑟 xiāo sè 和煦 xù 干涸 hé 吞噬 shì 裸露 luǒ 戈壁滩 gē 沧海桑田 cāng
2、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简介罗布泊的基本情况。
3、提问:
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4、自主阅读,思考:
罗不泊的消逝体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交流、回答)
过渡:美景不再,惨状不堪目睹,文中准确的数字同样震撼人心,请从文中找出体现今昔变化的数据。
三、合作研讨,追溯原因
1、归纳总结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
(播放录象短片)
2、胡杨诉衷肠,设置情景“假如你就是昔日罗布泊边的胡杨树,你将如何向人类发出控诉?”
过渡:
胡杨干枯,罗布泊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
(播放悲剧重演画面)
月牙泉、青海湖的今昔对比图。
四、品读课文
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请学生从文中找出直接抒发了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2、重点品读,体会其间的感情:
⑴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⑵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⑶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五、拓展延伸
1、自然给我们提供了赖于生存的资源,面对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我们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
2、每个同学写一条环保小标语,把自己的观点写进去。
六、结语提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就是我
- 爷爷,请爱我一次吧
- 我的自画像
- 爱看书的我
- 咱们班
- 童年
- 辛勤的园丁--刘老师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我最敬佩的人
- “后妈”与“妈妈”有差距?
- 大话西游
- 我的“维修”老爸
- 我的小弟弟
- 姐妹三剑客
- 我
- 浅论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
- 浅谈中国垄断行业高收入的现状\原因和影响的博弈分析
- 中国哲学论文:浅谈朱熹民本思想对朱子学者的影响
-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浅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 论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与贡献
- 简论货币:一种语言学的分析向度
-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 我国海陆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分析
- gts r 北京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途径探讨
- 论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与贡献
- 电视媒介对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
- 中国哲学论文:浅议墨家兼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之三
- 《石榴》第二课时教案之三
- 《石榴》说课稿之一
-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 《石头书》教案之二
-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之二
-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石榴的科学价值
- 《石榴》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 《石头书》课后小记
- 《石榴》教案之三
- 《石榴》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石头书》第二课时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