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了解旅鼠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精神。
3、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⑴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⑵ 了解旅鼠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精神。
⑶ 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2、难点:
⑴ 了解旅鼠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精神。
⑵ 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幻灯导入课文。
二、走近作者
位梦华:
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之一,是中国科学家中的第一个并且八次进入北极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北极过冬的并第一个和爱斯基摩人交朋友的人。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探险考察,1991年他独闯北极,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1993年再次深入北极。1995年他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进入北极中心地区,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
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北极的呼唤》等。
三、字词注音解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ì)美 挑衅(xìn) 迷惘(wǒng) 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òn)
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误入歧途:错误地走上了歧路。误:错误;歧途:邪路。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四、探究活动
1、通过图片介绍旅鼠的生活习性。
2、归纳旅鼠的三大奥秘。
3、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4、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结合课文,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5、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除此之外,你从课文中还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备选)
五、拓展延伸
1、北极的旅鼠在数量的年份,会集体奔向海洋跳海自杀,在南极,鲸鱼也会集体自杀,这是为什么?
2、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你知道一些什么奥秘呢?能告诉大家吗?
六、小结
不管是任何难解之谜,总会有破解的一天,而破解旅鼠之谜的人,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学。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我们今后的探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七、布置作业
《旅鼠之谜》一文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
请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角度,写一篇科学小品文。
八、教后反思
与老师们探讨:
1、作为科普自读课怎么教?
2、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整合?
3、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课该怎么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考 试
- 佛宝山
- 采枇杷
- 我的家
- 云
- 看春天 听春天
- 跑步
- 照片
- 春天吹着口哨
- 学习大王孙晗
- 我眼中的爸爸
- 神奇的腾龙洞
- 神奇的牙签
- 爱美的公鸡
- 家乡的小河
- 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的方式探析_宪法论文(1)
- 陈独秀对q
- 功能适当原则与宪法解释模式的选择_宪法论文(1)
- 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与中国宪法学发展_宪法论文(1)
-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手段——地考查
- 如何从传统文化的危机看鲁迅文化批判的意义
-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_宪法论文(1)
- 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
- 宜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主流
- 教育平等权研究_宪法论文(1)
-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 浅析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 中国传统卷草纹样的构成形式及装饰特点
- 《珍珠鸟》(第二课时)
- 《长城》教学设计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之一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二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三
- 《桂花雨》评课稿
- 《蜜蜂》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之三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之二
-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三
- 《蜜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