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司马光》教学札记
创造想象是不依靠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不但具有新颖性,还具有首创性和独特性。在教学《司马光》时,我使用变换角度、启发想象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是司马光”
学生读懂了课文,我问学生:“假如你是司马光,会用什么方法救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
“我是司马光,就叫小朋友过来,大家手拉着手,像小猴子捞月亮那样,把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拉出来。”
“我是司马光,用一根绳子放进缸里,套住那个小朋友,把他拉上来。”
“我是司马光,就叫来另外两个小朋友,大家一起用力,把大水缸推倒。”
小学生好胜心强,为了证明自己比司马光更聪明,都踊跃发言。尽管小朋友想的办法在当时当地不一定奏效,但闪烁着求异思维的火花,我们教师一定要让它燃烧起来。倘若用批评、训斥来浇灭它,简直是一种犯罪。
“我是司马光用的石头”
看见学生思维如此活跃,我突来灵感,给学生出了个说话练习题:“现在,小朋友们成了司马光用的那块石头,请大家说说你的故事。”
这一问好似投入学生思维长河中的石块,激起阵阵涟漪,小朋友们兴味盎然,积极讨论,自编故事。有个小朋友和大家讨论后编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是一块不大也不小的石头,住在一口大水缸的脚下。我和大水缸是好朋友,经常说悄悄话,人们谁也听不懂我们说的话。有一天,司马光和他的小朋友来我们这儿玩,一个小朋友踩着我的头顶扒上了大水缸。我和大水缸同时喊:“快下去,快下去,缸里有水,很危险!”可他听不见我们的话,一不小心就掉进缸里了。我和大水缸干着急,都没有办法。眼看小朋友就要淹死,这时,司马光把我搬起来,高高举起,朝大水缸使劲砸去,几下子就把大水缸砸了一个大窟窿,我也被大水缸碰得鼻青脸肿,头昏眼花,可我们都很高兴,因为那个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我是司马光砸的那口缸”
学生以司马光所用石头的身份讲了“司马光”这个故事,我又突发奇想,何不让小朋友当一回司马光所砸的那口缸,再换个角度编故事,进行口头说话练习,于是,我便说:“假如你是司马光所砸的那口缸,你的故事又会怎样呢?”我的话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或低头沉思,或抬头苦想,或悄悄商量,过了一会儿,便小手如林,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说得最精彩:
“我是一口大水缸,住在司马光的花园里。我的旁边有一座假山,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我身边玩,有个顽皮的小朋友爬上假山,一不小心掉进我的大肚子里。这可不得了了,我的肚子里满是水,一下子就把这个小朋友给淹没了。这时司马光跑过来,举起一块大石头朝我身上砸来,把我砸得快疼死了。我咬着牙,忍着痛,对司马光说:‘你砸吧,朝一个地方使劲砸,就把我的大肚皮砸破。’‘哗啦’一声,司马光把我砸了个大窟窿,我肚子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我大肚子里的那个小朋友得救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三八节,我和妈妈一起做饭
- 清明扫墓记
- 我愿做一根牛毛
- 新世纪房屋
- 雷锋在我身边
- 老爷爷,好样的
- 镜子
- 我想有个星期八
- 包饺子
- 玩具失窃案
- 我是友谊守护神
- 坚持就是胜利
- 雷锋在我身边
- 雷锋永远活在我心中
- 我的心真的放下了吗?
- 略论中国古来农具的演变*
- 中国是否可以开展乡镇长的直接选举?
- 中国农民合作问题研究
- 百个欠发达村的经济现状分析
- 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
- 征地补偿标准的公平性研究
- 历史的跨越与激荡
- 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 致富新思路
- 德国土地使用权和中国土地使用权之比较
- 农村基层政权研究的有关问题
- 农村金融低效的结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 乡规民约体现的村庄治权
- 对我国农机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 当代江西农史要略(1)
-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
- 《丑小鸭》说课
- 《阿德的梦》说课
- 《快乐的节日》说课稿
- 《爱迪生救妈妈》说课
- 《画杨桃》说课
- 《检阅》说课
- 《和时间赛跑》说课
-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
- 《蜜蜂引路》说课
- 《西门豹》说课
-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 《葡萄沟》说课
- 《恐龙的灭绝》说课
-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