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喂——出来》教学设计
一、目标聚集
1、弄懂标题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探索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4、学习科幻小说的写法。
5、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2、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设想
1、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找故事的影子,让学生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
2、本文的故事情节较复杂,可安排学习小组讨论,理清故事情节,这样,便于把握文章内容,便于理解、分析。
3、文章的结尾很有特点,与开头相呼应,整个情节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好。
4、拓展学生的思维,大胆发挥想像,续写本文,学写科幻小说。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游戏:环境保护大会
1、认领角色。
全班同学都必须暂把自己变成大自然中的一种动物、植物,或者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如:大海、蓝天、东江、泰山、黄河、课桌、黑板、马路、老虎、床铺、大熊猫、梧桐树、草坪、垃圾箱等。
2、请每们动物、植物或东西,每一种大自然的杰作,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一段话。(教师可先举例:床铺:“我最倒霉了,我不像个床,简直是个狗窝,床上的被子从来不叠,臭袜子还藏在床垫底下,你说难过不难过!最糟糕的是,我的小主人还喜欢躲在被子里吃零食,结果我身上又是饼干屑,又是瓜子壳,这哪里是床,分明是个垃圾桶。”)
3、教师小结。(只要你学会替别人着想,你就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卫生)
4、导入 新课——《喂——出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洞、小石头、喂,出来……)
2、根据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合内容,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明确:既可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三)、探究活动
1、再看课文,小组讨论:文章存在哪些疑点。
如:
(1)、洞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这样的“洞”吗?比喻什么?
(2)、文章真正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3)、那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洞”的认识有没有把问题解决了呢?
……
2、组长把问题列举出来,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3、教师补充关键遗漏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如: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明确:既表现和讽刺了人们的幻想,又用来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了社会公害。
(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各抒已见:
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是来自人类本身。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
(3)、文章结尾,天上传来“喂——出来”及掉下来块石头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四)、课堂活动
欣赏图片,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三题。
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
2、上网或在图书馆收集有关珍稀动植物的资料。
附:板书设计
15、喂——出来
“洞”——人类地球
“喂——出来”——首尾呼应,污染环境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
警醒: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游泳
- 妈妈的爱
- 我找到了春天
- 美丽的雪景
- 陨石自述
- 春风
- 快乐的游戏
- 春游
- 我的课余生活
- 介绍一本书
- 放烟花
- 燕子
- 我和妈妈
- 童年
- 我家乡的万佛塔公园
- 弘扬传统美德 增强社会诚信
-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传统美德教育
- 论刑事诉讼价值追求的转变(8)刑法论文(1)
- 大班端午游戏:网中乐
- 抬龙王过洮河:源自江南的洮河端午民俗
-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4)刑法论文(1)
- 关于死刑的存在与废除的几点思考刑法论文(1)
-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端午粽香 食之有道
- 利用历史教学弘扬传统美德,提高民族素质
- 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反映时代科学发展新貌
- 在边远地区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 月圆中秋
- 浅析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模式
-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月球之谜》教案
-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 《草船借箭》
- 《小小的船》教案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妈妈的账单》教案
- 《太阳》教案
- 《可贵的沉默》教案
- 《观潮》教案
- 《七颗钻石》教案
- 《新型玻璃》教案
- 《花钟》第一课时说课稿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案
- 《果园机器人》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