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想一下子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作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奇的含羞草
- 我的妈妈
- 我的小白兔
- 我的妈妈
- 斑点狗
- 植树节
- 可爱的小黑兔
- 游戏100分
- 可爱的小狗
- 书
- 围棋考段
- 观看恐龙展
- 钓鱼
- 上网
- 《建国大业》观后感
- 从经济法学视角,对中国MBO监管之戏说
- 证券业市场结构分析(B)
- 理性看待AB股市场
- 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口?
- 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 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的市场优势
- 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寻求规范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 从会员制到公司制---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
-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展望(二)
- 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否历史发展的必然[上]
- 储蓄存款分流与货币结构变动
-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实施QFII制度的冷思考
- 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再探讨[下]
- 证券公司分类管理与业务模式创新
- 《白杨》重难点分析
- 《丝绸之路》作文指导二
- 《白杨》老师语录
- 《白杨》趣闻故事
- 《白杨》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白杨》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白杨》同步作文之范文欣赏
- 《白杨》教案设计之讲解篇
- 《白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白杨》重点字词梳理
- 《白杨》同步作文之训练素材
- 《白杨》考点链接之相关文章阅读
- 《白杨》教学设计之体味篇
- 《白杨》重点问题探究
- 《白杨》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