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1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自读导言】
1、认知和识记:嗜、砚、逾、硕、俟、衾、烨、叱、咄、皲裂、媵人、容臭、负箧曳屣等实词的形、音、义;理解“以”字的用法;了解“弗之怠”的句式特点。
2、理清思路,理解全文。
3、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自读程序】
一、参读“阅读提示”,诵读全文
二、借助字典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三、弄清下列实词的形、音、义
嗜(shì):喜欢,特殊的爱好。
逾(yú):越过、超过。
俟(sì):等待。
衾(qīn):被子。
烨(yè):光彩 照耀。
叱咄(chìduō):训斥,呵责。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媵(yìnɡ)人:原指陪送出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服役的人。
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负箧(qiè)曳(yè)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箱子,这里指书箱。曳,拖。屣,鞋子。)
四、分组讨论
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阐述的?
(解说:本文以记叙为主,适当渲染描绘,笔法简洁,文采飞扬,气韵流动。尤以首段对“趋行百里,负箧曳屣于硕师名人求教;俯身倾耳,甘于粗敝为进德修身足乐”的记叙、描述;第2段对“被绮绣,沃甘肥,学有不成怎可怨天?书满栋师常伴,业有不精岂非不专”的记叙、描述,以及二者的对比,从而得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结论,这样的写法更是美妙绝伦,学习时务必引导学生仔细品。)
2、补出下列语段中省略的成分。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明确:先达、余、余、余、余
(解说:此题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五、课后延伸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解说:本题设置意在使学生学习后受到教育,砥砺学生努力学习之志。)
【自读点拨】
一、宋濂与《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初著名文学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明初主修《元史》,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马生,马君则,国子监太学生。序,也称作“叙”或称作“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
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即属此类。
二、区别虚词“以”的用法
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
2、生以乡人子谒余(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身份,可译为“用(凭)……身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趣事
- 篮球哥哥
- 爱“念经”的老爸
- 小朱=小猪?
- 我想对李瀚说
- 当瘦子的n种好处
- 旧友
- 老师的笑容
- 家庭主“夫‘‘
- 可爱的陈帅
- 我是个历史谜
- 她是我哥们儿
- 忆・外婆
- 开心果老爸
- 白羊座的我
- 死刑精神鉴定强制提起程序之理论分析
- 沿海地区填海造地的现状和分析
- 论我国司法公信力的实现
- 浅谈如何完善建安企业权钱交易的监督机制
- 损害的结构:从概念到体系
- 法律规避的定性及其效力问题的研究
- 过失共犯之“过失正犯”探讨
- 浅议我国死刑废止之路
- 试论我国刑法中期待可能性若干基本问题
- 论中国死刑存废与人权保障
-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理论
- 程序正义在国外的实践及启示
- 论人大质询权的法律完善
- 信访司法分流是信访法治化的应有之义
- 《蚕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练习1》教学设计
- 《谁的本领大》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 《伞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穿山甲问路》教学设计
- 《月亮湾》教学设计之一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五
- 《月亮湾》教学设计之二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一
- 《谁的本领大》教学设计之二
-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月亮湾》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