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4
《小石潭记》赏析
这篇山水游记以精炼的语言、铿锵的音节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可见可闻可感。在诗情画意中,作者还融合了自身的性格、遭遇,使情融于景。
因参加在政治上比较进步的王叔文集团,柳宗元遭到排斥,被贬永州,一直生活了10年,写出了《永州八记》,本文就是其中之一。
文章第一段,作者以“移步换景”的手法,引领着我们观赏美丽的山水风景。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看到竹林,听到水声,感到快乐,于是决定“伐竹取道”,探个究竟。然后很自然地引出了“小石潭”:水特别清,石头特别多,且形状各异。再看潭上的景物,青青的树加上翠绿的藤蔓,缠在上面,结成一个绿色的网,枝条参差不齐,随风摇曳,更显示出自然之美。
第二段是文章最精彩的一部分。运用特写镜头,以40字描绘出潭水和游鱼的美景。
作者通过具体的事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本身作形象描绘,没有一字写到水,也没有一点抽象说明,读来如临其境。“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水之清,已到了透明的地步。“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写出了鱼的勃勃生机。一静一动,相互映衬,表现了盎然的情趣。“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鱼的快乐之情。当然,这是作者将快乐的心情加到了鱼的身上。
第3段,写通到潭里来的小溪和潭上的景物。
“斗折蛇行”一句,就溪身说,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是静止的。就溪水说,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是流动的。“明灭可见”言简意赅,准确地写出看得见的一段水面映着天光云影而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则暗的情景。
第4段写了小石潭给人的总印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种静寂一直侵入到人的灵魂里,使人感到无限幽凉。景物的描写结合了作者的心情。这是作者被排挤、被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从中,读者可体会到封建社会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最后一段,交代了同游者,更突出了文章的游记特点。
在写法上,本文除了寓情于景以外,还有以下特点:
1、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给人以全方位的美感享受:
如“倏尔远逝,往来翕忽”、“如鸣佩环”、“凄神寒骨”等。
2、善用比喻,巧抓特征:
如“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准确地描绘出事物的个性特征。
3、点明游踪,线索分明:
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记之而去”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 浇花
- 好吃的苹果
- 围棋比赛
- 我家的花儿长大了
- 过生日
- 小妹妹的满月酒
- 铅笔、橡皮、削毛刀、文具盒对话
- 碘的作用
- 新课本
- 妙心借书
- 我去八达岭长城
- 猜数
- 学英语
- 人蝇大战
- 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艺术实践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 汉语普通话元音音高研究
- 解析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 法国法中的侵权过错概念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1)论文
- 谈黑色幽默的特点
- “一国两制”原则下“两岸四地”的私法统一问题(1)论文
- 浅谈司法独立视角下人大与法院关系之构建(1)论文
- 论从解放思想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包装图形设计的文化艺术剖析
-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背景(1)论文
- 探讨汽车营销模式
- 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 现代传统器乐艺术概述
- 《藏戏》重难点分析
- 《北京的春节》同步作文 春节的一件事
- 《北京的春节》同步作文 有关春节的素材积累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老师语录
- 《藏戏》老师语录
- 《北京的春节》 教案2
- 《顶碗少年》 老师语录
- 《各具特色的民居》 重点字词梳理
- 《藏戏》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藏戏》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藏戏》教学设计(一)
- 《各具特色的民居》 字词荟萃、句段集锦
- 《藏戏》教学设计(二)
- 《各具特色的民居》 重难点分析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