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走进”小石潭──我教《小石潭记》

“走进”小石潭──我教《小石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走进”小石潭──我教《小石潭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游记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记》更是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面对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我们在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领略小石潭的美景,体会柳宗元的感情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从“读──画──写──音乐赏析”这几个环节入手,尊重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感受、体验,让学生在赏景品情中“走”进了小石潭。

一、在“读”中走进小石潭

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文言语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但读也要讲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确定相应的读书方式。在《小石潭记》中,我安排了三种读书的方式:

1、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句子停顿,读得流利,读懂文意,通过诵读,落实字、词、句,疏通文意,初步感知课文。

2、在“画”中读:

在教学中,有一个“评画”的环节,要求学生点评同学们为小石潭作的画。在评画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一幅画的特点,让学生选读相应的文段。达到以画促读,以读入画,以读入情的目的。如:有──幅画形象地画出了潭中自山自在的游鱼,就让学尘边赏画边朗读“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这一文段,让学生品味作者对水中游鱼栩栩如生的描绘。有一幅画画出了随风摇动的竹林及柳宗元坐在潭边的背影,就让学生朗读“坐潭上……乃记之而去”这一‘文段,使学生品味到了小石潭幽寂的气氛及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3、品读:

在引导学生领略了小石潭的美景,体会了作者游小石潭的复杂心情后,请学生选出课文中自己最欣赏的一段,体会它山情入景,山景及情的写法,然后放声朗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

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勾勒出小石潭的形象。就这样,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学生就会渐渐走进小石潭中。

二、在“画中”走进小石潭

《小石潭记》中的景物描写细腻逼真,文中的各种景致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但仅让学生透过文字来感知小石潭,再怎么发挥想象,小石潭都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环节:

1、深入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

学生要准确地画好小石潭,就必须深入阅读课文,自己去体验、去探究,根据自己人对课文的理解来构思、创作。在阅读──构思──画画这一过程中,激发了学生阅读潜能,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性。每一幅画都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评画:

将学生的画用实物投景仪投放出来,要求学生以课文句子为依据,点评出每幅画的优点与不足。如:有──幅画画的是一条小溪及溪边的竹林,学生点评时就指出:“课文中的小石潭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及‘其岸势犬牙差互’,而你这──幅画没有画出小石潭的这个特征来。”再有一幅画画的是柳宗元坐在潭边,低头凝视水中的游鱼。学生点评时就指出:“这幅画的优点在于很好地体现了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这一个片断,画出了柳宗元为游鱼之乐而乐的情景。”这样,在评画的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句子的理解,又能对自己画中的小石潭进行不断的修正、完善。这个教学环节,山眼(文字)中之潭到心中之潭,再由心中之潭到画中之潭,一个幽静秀美的小石潭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个抽象模糊的影像了,学生由“画”走进了小石潭。

三、在“写”中走进小石潭

通过“读”和“画”两个教学环节,学生对小石潭有了更具体可感的认识。这时候让学生描写小石潭,就不是无话可写,而是急于要写,乐于要写了。因此,我又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描写小石潭。先请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再以“小石潭真__________啊!”为题,用描述性的语言写出自己对小石潭的印象。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读”和“画”的基础上,学生已是“胸中有潭”。潭中那清澈见底的泉水,怡然自得的游鱼,潭边那奇形怪状的岩石,互相缠络的古树翠蔓……这种种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已是呼之欲出了。此刻要组织语言来描写小石潭就如蚕茧吐丝,源源不断。因此,学生胸中之潭又化为笔下之潭,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又走进了小石潭。

四、在“音乐”中走进小石潭

叔本华曾经指出“音乐的可能性和功能超越其它一切艺术之上”,“音乐比文字更有力”。确实,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容易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因此,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个环节:音乐赏析──与柳宗元共鸣。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带领学生去触摸柳宗元的心灵。先是让学生倾听──段古筝弹奏,然后思考以下问题: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你认为这段乐曲与课文的思想内容相吻合吗?它能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在或缓慢或急切,或清幽或愤懑的乐曲声中,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宋体验,有的感受到了小石潭的清幽寂静,有的感受到了柳宗元的孤独凄凉……理解了柳宗元寄情.山水,因景而乐;又触景生情,因景而悲的复杂心情。音乐成为一个媒介,让学生融入音乐中,融入景中,融入情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共鸣。音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距离,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情景交融的《小石潭记》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宋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小石潭记》的教学正是基于以上体会进行设计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党员项目经理年终个人总结
施工现场材料员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建筑工程师年终个人总结
技术总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工民建专业项目经理工作总结
甲方工程师年度总结报告
土建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报告
建筑项目总工程师工作总结
工民建专业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项目经理全面工作经验总结
建筑材料员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技术总工年度总结报告
土建高级工程师年度总结
建筑工程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小壁虎借尾巴》相关资料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梳理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提高篇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一)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巩固篇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范文习作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小壁虎借尾巴》整体阅读感知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重点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难点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问题探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