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四步赏景法──由《满井游记》说开去

四步赏景法──由《满井游记》说开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四步赏景法──由《满井游记》说开去

“培养文学欣赏能力”,这是《教学大纲》对我们中学生的一个明确要求。写景文章属于文学作品,我们理所当然地也要学会欣赏。从选进教材的写景作品看,虽然写景的方法、技巧因作者与描写对象而异,并无定法,但欣赏写景作品还是有一定法门的。下面以明朝公安派文学家袁宏道的一篇典型的写景小品《满井游记》为例介绍一种四步赏景法。

第一步,再现画面,感受艺术形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文学作品离不开读者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与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性感受。也就是说,阅读作品时,我们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积极而合理的想象,让作品所描述的形象活现于我们的脑海里,从而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获得鲜明、深刻的感知。《满井游记》写作者一群人初到满井时的所见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我们阅读时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这是对满井风光的总写,而应在脑海里活现出“高柳夹堤”的形象画面,感受作者“一望空阔”时的神情。只有排列整齐的高大柳树分立在大堤两边这样一幅很有气势很壮观的画面再现于我们的脑海,柳树的形象才会鲜明突出,我们对“高柳夹堤”才会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才易于感受作者放眼四望时的轻松而舒坦的喜悦神情。

第二步,动化画面,感受情境氛围:

有时候,仅仅投影式的再现画面还不足以显示出描述对象的丰富内涵与风韵神采,难以显示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还要善于动化画面,让作品的静态化描述化成连续活动的镜头,并力求读出镜头中的声音与色彩。只有这样,景物才会生动起来,焕发出盎然的生机与活泼的情趣。《满井游记》中的早春郊游图,我们阅读时应尽量让它活动起来:老人们掬泉水煮茶,从容地细品;青年男子们举杯畅饮,高歌助兴,杯盏脆响,歌声高亢;姑娘们身着艳装骑驴缓缓而行,很闲适地顾盼留恋。这样,我们就能从这幅声色兼备,形态各异的动态画面里立体性地感受到一种融洽而自适的情境氛围,体会到作者投身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与陶醉之情。

第三步,品味修辞,把握景物特征:

写景作品大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写景物。阅读时应特别留心这种描写,反复品味,以准确把握景物特征。《满井游记》在状写水景与山景时分别用了一个比喻句,说水是“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说山是“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细细品味这两个喻体便可把握初春之时满井景物的鲜明特征:水是冷而清的,山是明净而秀美的。由此可以发现,作者之所以能敏锐地感受出满井景物的这种特征,并能予以生动的描绘,在于他投身于初春的大自然有一种特别的兴奋与喜悦,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第四步,归纳景点,把握写景层次:

经过再现画面、动化画面、品味修辞三步骤之后,我们能较准确地把握景物特征,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了。最后再回过头来纵览全文,归纳文中所描写的景点,便可明晰地把握写景层次。《满井游记》先写自然景物,再由景写人,继而又由人及物,层次井然。写自然景物,先总后分,分写时由水到山到万物;写人,先他人情态后自己的主观感受;写物,不仅写出了飞禽游鱼外在的形,更写出了它们内在的神。这样归纳了景点,把握了写景层次,便能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内容,对文章的行文结构获得深刻的印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Snow
My friend
My House
A pair of socks
奶奶的生日(Grandmas Birthday)
When I grow up
Me
Obey the Traffic Rules
My Family Members
祖国母亲,我为你骄傲!
土豆(Potatoes)
Last Weekend
I Like Basketball
我要帮助奶奶(I'll Help My Grandma)
A Warm-hearted Man
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及其与乡镇政府的关系
司法公正研究(1)论文
现代司法的功能定位研究(1)论文
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上)  
非货币财产出资登记:立法冲突及制度构建(1)论文
构建我国刑事司法审查制度的宏观考察(1)论文
试析我国确立行政行为合理性司法审查制度的困难(1)论文
入世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检讨(1)论文
中国古代会审制度考析(下)(1)论文
大湘西傩文化旅游开发的市场需求分析(1)
新民主社会主义论[下] 
政府在价格监管中的职能定位及政策选择(1)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分析(1)
价格与绩效对顾客满意的影响(1)
中国古代会审制度考析(上)(1)论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一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梳理
《杨氏之子》趣闻故事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二)
《杨氏之子》第一讲义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一)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
《晏子使楚》重难点分析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杨氏之子》重点字词的意思
《杨氏之子》第二讲义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晏子使楚》老师语录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