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领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开阔的胸襟和与朋友惜别的真情。

2、了解本诗作者精心遣词造句创造奇丽意境的匠心。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开阔的胸襟和与朋友惜别的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作者精心遣词造句创造奇丽意境的匠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出处及写作背景

选自《岑参集》。

岑参(714~770),江陵(现在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二、字词

裘 qiú 衾 qīn 瀚 hàn 羌 qiāng 掣 chè 白草折 shé

胡天──指塞北一带的天空。胡,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子。与“珠帘”都是指军中上层人物住的地方。

角弓──两端用角质装饰的弓。

瀚海──沙漠。

阑干──纵横的意思。

三、诗句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一层:写大雪纷飞的奇丽景象。

西北早雪,来势突然,一时风雪漫天。“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八月飞雪,已觉惊奇,而笔锋一转这“忽如一夜春风来”,更让人惊奇,而接着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写雪景,更是叫人惊喜而拍案叫绝。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是为千古名句。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新奇的比喻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第二层:用反衬法写雪天的奇寒。

风雪肆虐,“散入珠帘湿罗幕”,在帐内的主帅穿皮衣盖锦被尚且不能御寒,而在帐外守卫的官兵之寒就更不待言了。“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更进一步突出奇寒叫人难以忍受。这一方面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之艰苦,另一方面反映了戍边战士抗严寒斗风雪的豪迈气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第三层:用夸张笔法总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图景。

诗人放眼雪原,一幅壮阔的立体的雪原图呈现在眼前:冰雪覆盖市面上茫茫大沙漠,冰凌纵横交错;漫天浓重的阴云低垂。“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难之意,在如此寒天送别,自有一番难言之情──我愁云才愁,为下文送别做铺垫。

以上为第一部分:描写漫天大雪中边塞酷寒的奇丽景象。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第一层:写军中设宴饯别。

各种乐器助兴,气氛热烈,友情洋溢。这些乐器充满异域情调,更添征人的悲壮情怀。帐内宴饮的热闹场面,热烈气氛,更衬出帐外之苦寒,如此大风都吹不动红旗,世界好像被封冻了。帐外之寒又反过来衬出帐内送别情景之热。

作者把宴饮一幕放在偌大的冰天雪地来写,体现出他当时浓重的离情。一方面友人在如此寒冷的恶劣天气归京而担忧;另一方面为归客去后自己留边的孤寂而伤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进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二层:写轮台东门送别。

最后四句从下面写送别之情,头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与天气;后两句写惜别之情深挚动人:依依不舍,终归一别,人去路空,怅惘难禁。雪满天山路,离情亦满天山路。

作者紧扣当时当地的节气风物去描写送别场景,且将离愁别绪含蓄于叙事写景之中,委婉传达,情景交融,令人回味。

以上是第二部分:写军中置酒,雪中送别的情景。

四、总结

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全诗以雪景起,以雪景结;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壮阔奇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

这首诗奇丽、豪放的风格,正是岑参浪漫、豪迈、乐观的诗风的本色,这首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岑参集》

第一部分:写边塞大雪奇寒的壮丽景象。(照应 “白雪歌”)

第一层(1~4句)写边塞大雪纷飞的奇景。

第二层(5~8句)用反衬手法写雪天的奇寒。 写景

第三层(9~10句)用夸张的笔法总写边塞冰天雪地、愁云惨淡的景象。

第二部分:写军中置酒、雪中送别情景。(照应 “送武判官归京”) 抒情

第一层:(11~14句)写军中设宴饯别。

第二层:(15~18句)写轮台东门送别。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我望着万家灯火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我的假期生活
我想飞翔
我想飞
我想飞
我想飞
我望着万家灯火
我想飞
我的假期生活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如何建立大人力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年薪的四种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公司裁员各有高招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如何对考核者进行训练?(1)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企业发展趋势:网络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如何打通e-HR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人才选用与招聘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国企人力资源出路何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论人力资源观的误区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丹田集团――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剖析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某电信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全视角绩效考核法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你实现团队管理了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世界著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精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中彩那天》 同步范文一
《中彩那天》 趣闻故事
《七月的天山》教师语录
《中彩那天》 字词
《中彩那天》 结构
《中彩那天》 主旨 线索
《七月的天山》教学重难点
《中彩那天》 考点练兵二
《中彩那天》 同步范文二
《中彩那天》 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中彩那天》 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中彩那天》 作文指导
《中彩那天》 老师语录
《七月的天山》整体阅读感知
《中彩那天》 美文欣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