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5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题解(5分钟)
1、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10分钟)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自读课文朗读课文。)
四、问题研究(5分钟)
1、诗人用“柔软得象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自学理解分组讨论,集中归纳思考、理解。)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期盼。学生写诗。
练习处理,熟读成诵。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10分钟)
【板书设计】
星星变奏曲
江 河
对理想的向往,对黑暗的否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语文学习故事
- 做一条鱼,真好
- “打败仗”之后
- 上海野生动物园见闻
- 雨中漫步
- 我的飞碟迷宫
- 节约用电从我做起
- 谢谢您,老师!
- 吹蛋比赛
- 我的梦
- 野炊
- 一个让我尊敬的人
- 夏游灵谷峰
- 甜雨
- 家乡的春天
-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应用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 医院奖金核算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 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国家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讨
- 消防部队财务保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 海军基层部队财务队伍建设的思考
-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 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的财务影响
- 财务软件中自动转账功能的应用
- 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做好医院部门预算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 浅谈现代财务分析方法
- 浅谈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开国大典》教学杂谈
-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 《开国大典》拓展阅读教学设计5
- 《开国大典》说课设计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1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3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6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4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5第一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1
-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