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5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2、教学目标:
⑴ 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⑵ 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教学重难点:
⑴ 重点:
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⑵ 难点:
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小说兴趣较大,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教法分析】
1、整体感知法:
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况,从整体感知小说。
2、比较教学法:
与《变色龙》比较,抓住人物善变的特点,理解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自主讨论法。
【学法指导】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以及与《变色龙》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悟文学艺术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
“变色龙”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善变,在俄国有善变的“龙”,在其他国家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二、课文分析
1、阅读全文,抓住主要人物的变化,并以此概述故事情节,考虑课后练习二。
学生讨论:本篇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构思很巧妙。请找出小说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提示:他们一家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于勒曾是他们的灾星,现在为何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设题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进而服务于文章的主题的。)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之后笔答,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⑴ 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
(设题目的: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⑵ 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等等?为什么?
(设题目的: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区别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妇、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⑶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们的结局怎样?这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在那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实现发财梦?
(设题目的:以此达到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归纳。)
3、发散训练:
⑴ 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是怎样的?请设想一下。用150个左右的字完成。
⑵ 请以《大千世界》为题,以反映当代人际关系为中心,写一篇课外作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是只多变猫
- 我是猪
- 我敬佩的人
- 我是高手
- 爸爸的爱如山
- 说说我自己
- 我
- 我的爸爸
- 表弟啊,表弟
- 我
- 交换
- 搞笑?非他莫属
- 妈妈的微笑
- 天才“国宝”
- 有这样一个三好学生
- “六一”绘本周,人人都有戏
- 我和音乐做游戏
- 浅析有机农业及有机葡萄病虫害防治
- 田七栽培采收与加工
- 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
- 反转“六一”,从教师到家长的一体化行动
- 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的诱杀技术
- 她不想做保健老师了
- 试论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 High/scope课程理念下学前儿童的冲突解决策略
- “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的实践研究
- 课程应追随而非追赶孩子
- 这个“六一”不一般
-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 小五语文下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1
- 高二《雷雨》(节选) 教学设计示例(一)
- 高二《雷雨》(节选) 教学设计示例(二)
- 孔乙己 教学设计示例
- 高二《雷雨》(节选) 教学设计示例(三)
- 小五语文下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2
- 字里行间尽现爱国情—《詹天佑》导读
- 小五语文教案 金色的脚印
- 小六语文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示例
- 变色龙 教学设计示例
-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设计示例
- 小五语文 月光曲 教学设计1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设计示例
- 小一语文 王二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