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5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通过语言、行动、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体会小说的叙事特色。

3、结合文本生成的文化背景探讨小说主题。

【教学设想】

点、线、面教学法:

1、圈“点”:

圈出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

2、画“线”:

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画出一条小说构思的情节线);这其间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在如何变化(画出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线)。

3、复“面”(恢复原作面貌):

理解小说隐含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圈“点”:圈出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

(解说:从整篇文章来看,称呼只是其中的细节之一。但这些称呼的设置匠心独运。称呼,使小说情节起伏,跌宕多姿;称呼,透露出菲利普夫妇及船长等人龌龊的内心世界,反映出社会的世态炎凉;称呼,亦能体现作者的希望和理想,显示文章的主旨。从“称呼”这角度切入可以以小见大,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二、画“线”

1、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画出一条小说构思的情节线)。

2、这其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在如何变化?(画出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线)

称呼于勒

↓ 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家伙、贼、流氓

(情节线)花了钱──赚了钱──破产没钱

↑(情感线)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菲利普夫妇

3、“变”与“不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钱)

“变”与“不变”的根本原因是钱,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价值、评价人是非的唯一标准。

4、分析人物性格:

⑴ 引导:

莫泊桑写人物,不在外貌的描绘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内心世界的揭发,又绝不靠作者的申说,而是用人物的言语、动作、神情等,让他们自己去自然地表露。

语言、动作、神态往往是人物内心的外在表现,透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我们往往能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想法。请找出描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分析其性格。

⑵ 活动:

① 学生仔细读课文相关语段,并做圈点勾画。

② 班级交流,师生互相评点。

三、复“面”

恢复原作面貌,结合文本生成的文化背景探讨小说主题:同情、理解和爱。

1、补出省略部分:

⑴ 开头省略部分: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⑵ 第43段之后:

“说话的语声是穷人接到施舍时的语声。我心想他在那边一定要过饭。”

⑶ 第48段之后:

“当船驶到栈桥附近的时候,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我想再看一次我的叔叔于勤,想走到他身旁,对他说几句安慰和温暖的话。可是他已经不见了,因为没有人再吃牡蛎。毫无疑义,他已经回到他所住的那龌龊的仓底了,这个可怜的人!”

⑷ 结尾省略部分: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2、探讨小说主旨:

⑴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

⑵ 探讨小说以若瑟夫·达佛朗司为叙述视角的用意:

“我”既同情于勒的悲剧命运,也同情父母的悲剧处境,但对金钱关系对成人社会人与人情感关系的破坏却有着较之我们成年人更加敏锐的感受。我们无法嘲笑于勒,也无法嘲笑“我”的父母。小说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生活,反思我们的人生,反思金钱关系对我们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并且在这种反思中把我们的灵魂从现实的物质的、金钱的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

【资料链接】

过去,于勒是“全家的恐怖”,是因为他“糟蹋钱”,不仅“把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而且“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所以他被视为“坏蛋”、“流氓”、“无赖”。这固然与于勒本人品行不端有关,但若不是“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也许菲利普全家不会那样痛恨他,诅咒他,给了他那样的称呼,并把他“打发”到美洲去。后来因于勒的来信,菲利普一家人对他的称呼由“大贬”变成“大赞”:“全家唯一的希望”,这是因为他在信中说“赚了点钱”,“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而且表示“发了财”就回来,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乎“分文不值”的于勒立刻成了大家心目中“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母亲也极力称赞他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如此称赞甜得发腻。菲利普一家人为什么有如此变化,其根本原因就是钱,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价值、评价人是非的唯一标准。

菲利普全家在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游船上,巧遇已沦为穷水手的于勒。于是,这称呼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菲利普向船长打听时用“那个人”、“这个家伙”。冷淡的称呼使人看出他对于勒毫无半点骨肉之情,同情之心。得到船长证实以后,菲利普脸色从“十分苍白”变成“煞白”,两眼从“跟寻常不一样”变成“呆直”,嗓子变音,陷入了惊恐和绝望,“神色张皇”,“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何以会出“大乱子”呢?这意味着十年期盼的“金钱美梦”彻底破灭,拟定的上千种计划全部完蛋,这对于“金钱至上”的菲利普来说当然是“出大乱子”了。从后来的情节看,这一不幸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炸得他丧失意识,不知所措,只会向老婆讨主意。他气得已经无话可说,只能用沉默来表示他内心的愤怒,所以他后来不愿再提到于勒,对于勒也就没任何称呼了。

而与此相反。母亲得知那“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立刻“暴怒起来”,破口大骂。“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立刻成了“贼”,“那个讨饭的”。于勒此时虽穷,但他是在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并没有偷,并没有讨,何以成为“贼”、“讨饭的”?这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充分反映了克拉丽丝对没钱的于勒的失望、愤怒之情。听说“我”给了10个铜子的小费后,她说,“你简直是疯了”,表现了她的气急败坏;“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两个“给这个”的连续使用,表现了她对于勒愤恨难平、气愤难消的心理状态。要不是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个眼色,不知道母亲还会骂出什么样难听的话来。菲利普因愤恨而沉默,克拉丽丝因愤恨而大骂不止,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心理。

在这个金钱统治一切的社会里,我们也看到了一点人情味,这就是若瑟夫──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他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个“亲”字,表明若瑟夫内心充满侄叔亲情。这句话中隐含着这样两层意思:一是他多么可怜啊,二是你们为什么不帮助他呢。于是,他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就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从行动上表现了若瑟夫的善良、纯真。“我”的心理和动作描写,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尚未受到腐蚀的孩子身上,寄寓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从整篇文章来看,称呼只是其中的细节之一。但这些称呼的设置匠心独运。称呼,使小说情节起伏,跌宕多姿;称呼,透露出菲利普夫妇及船长等人龌龊的内心世界,反映出社会的世态炎凉;称呼,亦能体现作者的希望和理想,显示文章的主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一张旧照片
战争与孩子
幸运的战争孤儿
战争中的孩子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生命之爱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什么是生命?
生命本是风景
战争是魔鬼
战争下的孤儿
战火中的哭泣
废墟中的孩子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冬季施工方案重点注意事项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建筑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对策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算量中容易漏算的项目汇总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解读
结构工程植筋技术规范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我学习11G系列图集后的一些认识
建筑基础放线放样知识汇总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随堂练习-----提高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整体阅读感知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美文欣赏 雷锋名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训练素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重点问题探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随堂练习-----巩固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考点练兵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难点分析
《泉水》写作指导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整体阅读感知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