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心声》问题探究

《心声》问题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心声》问题探究

1、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

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2、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⑴ 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⑵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⑶ 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⑷ 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3、请你根据这四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

情节结构:公开课前 → 回家路上 → 次日放学 →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偷读课文) (听读课文) (终读课文)

4、小说为什么取名“心声”。

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朗读小说,其深层次的“心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二是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5、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6、《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桢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7、学完《心声》,同学们在敬佩李京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勇气的同时,对程老师公开课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他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了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的嗓子沙哑,怕影响了学校荣誉。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应当肯定。但程老师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做法应当摒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海底世界
太阳雨
可爱的小企鹅
我的妈妈
挑足球
爱找麻烦的弟弟
我的小伙伴——小熊
花的比美大赛
文具争功
我的爸爸
游泳
申请QQ之险
家长会
我的爸爸
小熊慧慧的故事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春季运动会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防传染病应急预案
学校防汛应急预案
小学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防盗制度及责任制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管理制度
小学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小学听课制度
初中运动会应急预案
学校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小学备课管理制度
探析举证责任倒置在民事赔偿案件中的适用_民法论文(1)
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弊端与改革民法论文(1)
论物上请求权制度民法论文(1)
浅析民事调解_民法论文(1)
从赡养抗辩权透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_民法论文(1)
试论民事诉讼模式之转型民法论文(1)
物权法的方法与概念法学民法论文(1)
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先行回收投资的法律性质民法论文(1)
论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制度_民法论文(1)
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民法论文(1)
浅谈票据权利与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比较民法论文(1)
民事证据材料的证明能力民法论文(1)
人身关系”流变考(下)民法论文(1)
体制转型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民法论文(1)
论无效担保合同担保人的民事责任_民法论文(1)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
《草原》教学设计8
《草原》教学设计5
《草原》教学设计7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
《丝绸之路》课文简说
《草原》教学设计6
《草原》教学设计2
《草原》教学设计1
《草原》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建议
《白杨》课文简说
《草原》教学建议
《草原》课文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