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翻新时间:2023-08-04
丁肇中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是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74年11月12日,他和他的实验小组利用美国海文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稀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因此,丁肇中和里稀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约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夸克来解释,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来解释。这一发现大大地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之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十年来,已有上百人到他的身边。他说:“与中国的合作令人满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买电脑
- 三英战小狗
- 比童年
- 通天飞瀑——有趣的岩石
- 甜蜜的梦
- 抓鱼
- 鸡蛋布丁
- 有益的动物
- 秋风像个邮递员
- 我的发现
- 我不哭了
- 午时花
- 拜年
- 放烟花
- 存钱罐
-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问题研究(1)论文
- 浅析专利权的滥用与反垄断(1)论文
-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 公民资格:西方民主的一种解读视角
- 庞薰?中西融合绘画艺术道路
- 浅议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1)论文
- 感人,关切,艺术
- 艺术品网上商城建设解决方案
-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
- 效率违约的比较法研究(1)论文
- 试论信托制度在知识产权中的应用(1)论文
- 效率违约遏制论-以完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为线索(1)论文
-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 电视《体验》类节目创作谈
- 夫妻忠诚协议分析-以法律关系为重心(1)论文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八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十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 《雷雨》片断赏析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九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八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