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领悟( ) 彷徨( )( ) 袖手旁观( )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 B、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

C、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 D、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

4、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⑴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最使找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彷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激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清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化阅读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6、从文中看出,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选文看,作者要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9、从选文内容看,作者强调对于格物和致知要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令天:格物盈知”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段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个相同关系的复句。

自信不但是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

13、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链接课外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咸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做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14、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1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议论 B、说明 C、抒情 D、叙述 E、描写

16、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 ) ②( )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

17、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

① 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 )

② 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 )

③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 )

18、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1、略

2、B

3、C

4、D

5、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⑵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⑶激烈变化。⑷不切实际的谈论。

6、对事物的客观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

7、现在的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8、道理论证

9、培养实验的精神,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10、⑴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⑵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1、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是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2、自信不但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1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14、C

15、D

16、①A ②E

17、①(√) ②(√) ③(x)

18、引证法 例证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狗乖乖
科学游戏
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祖国在我心中
老家的变化
金鱼
公园夜景
给王虹的回信
我的朋友们
夏天的早晨
种花草的乐趣
充满乐趣的课余生活
乌龟
家乡的下枧河
小学校舍、设施安全检查制度
学校门卫安全工作制度
小学学生出操集会及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防汛制度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和学校与部门鉴订安全责任书制度
小学学校课堂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学生出操集会及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学生上学,放学制度
小学小学生安全须知
小学校内教工宿舍楼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安全管理制度
镇中心小学安全管理制度
镇中心小学安全文明校园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汇报制度
小学学校巡查制度
代签名人身保险合同法律效力问题研究_民法论文(1)
论民事调解原则_民法论文(1)
重婚的法律认识与思考_民法论文(1)
论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惩罚性赔偿 _民法论文(1)
浅析民商事审判表见代理的认定和处理_民法论文(1)
民事欺诈行为与刑事诈骗的区分及后果_民法论文(1)
论我国《婚姻法》对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_民法论文(1)
论在理赔实践中遇到的有关受益人的问题_民法论文(1)
对离婚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探析_民法论文(1)
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_民法论文(1)
论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_民法论文(1)
浅谈正当防卫制度_民法论文(1)
浅析我国的夫妻财产权_民法论文(1)
论事实婚姻_民法论文(1)
家庭暴力相关问题探讨_民法论文(1)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3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简说
《白杨》教学建议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
《白杨》教学设计9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
《白杨》教学设计6
《草原》教学设计3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
《白杨》教学设计5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8
《白杨》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