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有关读书

有关读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8

有关读书

著名哲学家培根的《论读书》。“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又“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寥寥数语,诚哉斯言。

  第一次读到这篇名著,是二十多年前苦学英文时,在《英语学习》上看到王佐良教授的翻译介绍。其时英文程度有限,尚不能深切体会培根文体简明准确的妙处,倒是为王佐良的文言翻译所倾倒。记得王在论及翻译技巧时说,他往往是通读一段落数遍,以准确全面把握内容,风格等,然后一气呵成,用自己的语言把心中所理解消化的内容流畅地表达出来,而不拘泥与一字一句之辨义。深受启发,获益不浅。也因此结识了培根著名的《随笔》(Essay)。

  《随笔》是培根最著名的著作之一,由三十八篇议论文构成。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以作者的独到人生观察,简约的文笔,明彻的智慧,数世纪以来,再版不绝,成为广为流传的名著。曾由读者投票选为《人物》杂志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二十本书之一。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有《论读书》、《谈高位》、《谈真理》、《谈爱情》等。

  务实的观察之中,不乏珠玑。比如“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谈美);“居高位者乃三重之仆役:帝王或国家之臣,荣名之奴,事业之婢也。”(谈高位),皆是用朴质简明的语言表达了深刻哲理的名句。当然,本书原是为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子弟所写的,有些内容虽有历史价值,今日看来难免不切实际。不过,读书的目的不是往脑子里填知识,而是学思考之方法。正如培根在《论读书》中所说“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在国内时没有见到过《随笔》全本翻译,流传较广的是上述几篇短文。陆陆续续见到过不少译文,仍以王佐良的翻译准确传神。尤其是那种文言体,读来颇有历史感,有些译文甚至超过了原文的韵味。大概就是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体现吧。想起我的启蒙英文老师曾说,真正学好第二语言的根本,是本族语的水平。他的中文功底就相当的深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体会到确是如此。不过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从反面来体会的。如果允许做一个没有实验验证的心理学推论,本族语的水平其实是一个人整个语言潜能的具体表现。在成熟个体身上,学习第二语言所能达到的层次,当不会超出这个潜能的范围。

  查了一下图书馆藏,居然找到一本王佐良的《英国散文新选》,当然其中收有《随笔》的五篇译文。还有一篇培根简介。给有兴趣的朋友扫出来。至于原文,网上多多。

  我的体会是对照王的译文读原文,既能学得大家风范的翻译技巧,也有助于理解培根那十五世纪英文原文,同时欣赏其内容,一举多得。因此把五篇的原文与译文对照放在一起,同时列出了整个原文的网址,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网上读书的网址。从那里可以读到全本翻译。不过,好像是很早的译文,半文半白,读起来生涩难懂。另外,网上一些书库网站也有部分译文,比如“亦凡”书库有三篇译文,没有给出译者。属于白话文译文,有兴趣者可以对照王的译文,会有些有趣的发现。

  培根一向被列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英国哲学家。但在英文文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大概全因了这本《随笔》。说起培根与英文文学,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不少人一直怀疑培根就是莎士比亚。关于这个猜想还有很多考证,可以在网上关于培根的网站看到一些内容。

  “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  ──培根《随笔》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鲁迅作品综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一篇超越体育的消息
从猴子到人
“十”的五天经历
时政消息
鲁迅文学奖沉潜到几时
参观实验田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时空旅行
环保,刻不容缓
鲁迅文化
穿越时空
五官的秘密
M8线翔殷路车站大型端头井施工技术
刺猬的温顺  
无政府状态的建构主义审视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评估和抗风险设计
现代性、後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西洋政治乱中国
消极国家观:从基督教到古典自由主义
民主如何界定了政府与国民的分工合作关系
伦理与政治的双淘向涵摄——董仲舒思想的再诠释
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车站合理规模的探讨
霍布斯:自然法理论中的约伯 ——霍布斯论自然
明珠线二期宜山路车站标准段基坑施工技术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列车编组方式研究
民族主义与民主
《记金华双龙洞》 作家作品及背景
《记金华双龙洞》 教案2
《中彩那天》 考点练兵二
《中彩那天》 随堂练习 巩固篇
《记金华双龙洞》 随堂练习巩固篇
《桂林山水》名言警句及诗词散文
《桂林山水》美文欣赏 落叶
《桂林山水》文采训练素材
《中彩那天》 重难点
《桂林山水》教学目标
《记金华双龙洞》 随堂练习提高篇
《记金华双龙洞》 教案1
《中彩那天》 趣闻故事
《记金华双龙洞》 整体感知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问题探究